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陽光保險十週年:共築“四個陽光”

  • 發佈時間:2015-07-28 11: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7月28日電2005年7月,陽光保險成立,誕生於已經擁有79家産壽險主體“兵荒馬亂”的保險市場上,成長于激烈而殘酷的競爭中。於是,他的身上又貼上了“堅韌”與“果敢”的標簽,始終有一種強烈的、向上生長的力量。

  就像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所言,陽光沒有趕上最好的歷史時期,不會像一些成立較早的公司那樣,在基本沒有競爭的年代無障礙地去開疆拓土。“我們在出生時已兵荒馬亂,競爭殘酷,時間不會給我們失敗的機會,空間隨時伴隨著移動的壓力。如果生長的力量不夠,很難破土而出;如果稍有失誤,也會中途夭折。”

  經過十年的奮跡,僅僅十歲的陽光保險,已經成為一個開始有資格可以與成年人同場競技的健康少年。

  陽光很幸運,因為成立十年來,他的戰略、規劃、模式特別是文化,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讓他得以完成“從0到1”的“一次創業”;陽光真的很幸運,雖然沒有趕上最好的時期,但也趕上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保險業大發展、大變革的歷史機遇期,使他得以迅速成長壯大,以強壯的青春骨骼支撐起一家實力金融企業的身軀。

  陽光保險的下一個十年即將開啟。未來,陽光人將在“數據陽光、金融陽光、健康陽光、海外陽光”四個陽光的指引下,積極推進“網際網路、大金融、終極客戶”三大戰略,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努力實踐“從1到N”的“二次創業”。

  從0到1,成績是一種“鞭策”

  2004年5月19日,時任廣東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的張維功辭去公職,北上尋夢。這一天,後來成為陽光保險的“創業日”。

  歷時半年多,足跡遍佈全國,接觸企業達389家之多,2005年7月28日,他終於以“神奇之手”創立起陽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引領陽光保險在業內以鮮明的特色迅速崛起,成功走上集團化道路。

  十年陽光,陽光人在董事長張維功的帶領下,創造出保險業內一個個陽光速度、陽光現象、陽光奇跡。

  成立3年組建保險集團,5年超越了與其同期成立的71家保險主體,進入中國保險行業前八,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行業100強,9年同時佈局網際網路金融及不動産海外投資領域,10年以保險業第一家設立大型綜合醫院為標誌,成功進軍醫療健康産業,成為全球市場化企業成長最快的公司之一。截至目前,陽光旗下已擁有財産保險、人壽保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産管理、融和醫院等多家專業子公司,逐漸成為引領行業變革的中堅力量。

  成立於2005年7月28日的陽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1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已有36家分公司開業運營,三四級分支機構1500余家,服務網路實現全國覆蓋。

  成立於2007年12月17日的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91.71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已有33家二級機構,三四級分支機構800余家,以專業服務為廣大客戶提供人身、養老、醫療、健康、意外等保險保障。

  2008年1月23日,經中國保監會、國家工商總局批准,陽光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陽光的集團化之路被國內權威媒體稱之為不可複製的“傳奇”。

  成立於2012年12月的陽光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具有保險資管公司完備的業務資格,涵蓋股票投資、信用債投資、股權投資、股指期貨投資,同時擁有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及不動産投資計劃産品創新資格,受託管理保險資金資格,保險資産管理産品業務資質,陽光人壽境外投資境內受託人資格等,投資收益連續多年居行業前三名。截至目前,陽光資管受託管理資産規模已達3500億元。

  2015年,陽光保險投資設立的陽光融和醫院,按照國際化醫療健康管理理念和JCI國際醫院籌建標準籌建,集醫療、康復保健、教學、科研、養老養生和健康管理于一體,一期開業的醫院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是國內一次性開業面積最大的醫院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家由保險機構、大型公立醫院和醫科大學合作興辦的股份制醫院。同年,繼續拓展醫療健康産業,設立行業首支産業基金-陽光融匯醫療健康産業成長基金。

  2015年,持續發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國內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嶄露頭角。設立國內首家專業的商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惠金所。

  與此同時,海外不動産投資動作頻頻,亮點頻現。2014年和2015年先後收購澳大利亞雪梨喜來登公園酒店和美國紐約曼哈頓頂級六星級水晶宮酒店,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在收購酒店的同時與海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的中國公司。

   二次創業,文化致遠

  2015年5月19日,陽光保險的第十一個創業日,張維功寫下這樣一段話:

  在信仰的背後,我充滿著敬畏,因為我怕境界眼界不夠,錯定戰略;怕敏感果敢不夠,喪失機遇;我更怕決策失誤和管理不慎,給公司造成巨大風險,對不起股東、員工及公司的名聲。

  所以,陽光創設十年來,張維功一直以農民的心態做保險,沒有任何投機取巧之心、華而不實之行。這十年,他幾乎沒有在節假日休息過,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超過16個小時,十年至少等於一個普通人工作25年的時間。

  正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也正是這份大愛、執著,堅韌與敬業,加上作為企業領袖所獨具的智慧、敏銳與決斷力,讓這位領路者得以帶領陽光保險不斷超越,一路陽光。

  陽光騰飛的十年,也是中國保險業大發展、大變革的十年。與2005年時相比,2014年我國原保險保費收入超2萬億元,已經是2005年全年近5000億保費規模的4倍有餘;産壽險主體機構的數量也隨之翻了一番多。

  “每每想起從十一年前的今天,我與另外5個人來到北京,開始陽光的創業,到今天陽光發展成為一個擁有5萬多名員工,13萬多從業隊伍,總資産近1500億,日均保費超過2億元的大型企業,總是讓人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張維功在創業日上説,“因為我們的確做了一些事情,而且多數做的不錯,這不僅是創業者的功勞,更是全體陽光人的榮耀。”

  當被問及陽光成立至今,如此迅猛的發展動力源自何處時,陽光人總會不約而同地告訴你,動力來自於陽光的文化:她是一種責任與進步的文化,蘊含了共同成長、創造價值、誠信、關愛、創新、戰勝自我等所有的優秀文化基因。尤其是自成立之日起,陽光保險便堅持“一點點不同”的理念,於是,創新成為其速度與效益同步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成為其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

  速度制勝,文化致遠。

  陽光的文化要求陽光人具有“歸零”思想,繼續保持創業的激情。如今,傳統的金融保險業,遭遇了新興的網際網路;大數據、海流量,微行銷正成為顛覆傳統的核武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正成為時代潮流。

  “陽光的夢想還遠遠沒有實現,陽光可以實現更大的夢。”張維功已經準備好帶領陽光進行“二次創業”。

   從1到N:陽光開啟“三大戰略”

  後成功時代,不少企業會階段性地陷入發展瓶頸期,就像上臺階,跨越到一個較高的平臺後,接下來何去何從,容易迷失方向,這對領軍者的智慧與眼界無疑都是考驗。經歷了前七年的超常規發展後,2012年前後,陽光保險也曾陷入短暫的瓶頸期。

  其時,受歐美債務危機等影響,世界經濟走向未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及驅動內需的經濟轉型逐漸深化,資本市場嚴重低迷,壽險發展環境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2011年,整個壽險業進入嚴冬,受經濟形勢、金融形勢、銀保新政等影響,壽險全行業增速只有個位數,新單首次出現負增長;而産、壽險費率市場化趨勢也在2012年時愈加清晰,企業經營壓力驟然增大。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尋找核心競爭力就成了陽光保險在發展進入“第二個五年”的首要任務。幸運的是,張維功很快找到了陽光保險“二次發力”的著力點——將客戶導向管理作為公司業務戰略轉型的主線,而後進一步提升為“終極客戶戰略”,並在此基礎上把“網際網路、大金融及終極客戶”作為2014年及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公司的三大核心戰略,緊跟時代的變革。

  網際網路之所以能以難以估計的速度和能量改變當今社會,其核心理念就是終極客戶思想,因為在網際網路世界裏沒有特權,沒有歧視,“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靈魂實質是“一切為了客戶體驗”。而陽光保險戰略轉型與三大戰略的指向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客戶!

  張維功曾在全國工作會議上強調,“任何企業終極管理的目標都是客戶,客戶的多少決定企業的大小,客戶的品質決定企業的品質,客戶的價值決定企業的價值,客戶的評價決定企業的品牌,客戶的忠誠度決定企業的競爭力,沒有客戶便沒有一切”。

  2014年起,陽光開始強力推進“一個客戶、一個賬戶,一個陽光、多個産品,客戶全生命週期”的客戶拓展管理模式。為落實網際網路戰略,陽光保險在集團層面成立了網際網路金融事業部,以全新的網際網路視角開發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産品,設計網際網路金融的行銷策略、業務流程及服務標準。

  而伴隨相互滲透、合作共贏的大金融時代的到來,陽光保險更清醒地認識到,保險將成為真正的買方市場,不能僅僅就保險説保險,應該以對客戶利益、資金收益、財富管理需求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創新保險産品形態,以強化保險的金融屬性,滿足客戶綜合財富管理的需求。

  事實上,網際網路、大金融和終極客戶三大戰略是內在統一、相互支撐、三位一體的。網際網路不僅是工具,更是思維方式,是網路世界客戶思想的最大實現;大金融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內在訴求,是公司戰略發展的産業發展方向和資源整合方向;終極客戶是公司存在理由的根本體現,是公司戰略發展的主線,更是集團所有戰略的基石,陽光保險一位高管如是解釋。

   四個陽光,一盤大棋

  2015年全國工作會上,陽光保險明確提出了“金融陽光、健康陽光、海外陽光”的三個新陽光計劃,不久前的“5.19陽光創業日”上,張維功再提出“數據陽光”的概念,並且把它放在第一位,將此作為陽光第二個十年的必答題。

  2015年,不僅是陽光保險十週年,同時也是其實施戰略轉型的關鍵年份。儘管國家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經濟改革、結構轉型給社會帶來的活力將進一步增強。2014年新“國十條”和《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陸續出臺,政策紅利將逐漸得到釋放,必將有力推動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健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發展,特別是即將出臺的健康養老險免稅、減稅政策,極大刺激了健康醫療及養老保險的發展。

  此外,隨著金融監管政策的逐步放開,公司上市的註冊制,銀行利率、匯率的逐步市場化,支援走出去的各種金融貨幣政策,銀行降準降息的政策預期,特別是保險資金運用政策的放開,農業、健康、養老的政策支援,鼓勵創新的監管方向,都為保險業發展帶來重大利好。

  牢牢把握住這些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是當務之急,能夠把這些政策機遇迅速轉化為公司戰略並有效執行,更是向成功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

  目前,陽光保險的戰略實施行動已經開始,陽光信保、惠金所、融匯陽光、融和醫院都在進入全面的籌備與起步階段,海外的收購項目也在進一步的推進之中。而這些事情對於陽光而言,幾乎又是從“0”起步,但卻是更高層次、更大意義上的創業行動,被視為陽光保險的“二次創業”。

  網際網路的突襲,讓張維功深感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始自創業初期的敬畏精神和危機感時刻提醒著他:在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企業面臨的競爭對手都可能不再是同業,企業的跨界競爭已真正開始,企業的進化風險時代已全面來臨。因此,作為戰略抓手的“四個陽光”,絕不是單純的、相互割裂的四個戰略構想,而是陽光在第二個十年要下的“一盤大棋”。

  所謂“四個陽光”,一是打造“金融陽光”,不斷豐富保險以外的金融板塊,努力實現對客戶的金融産業鏈的服務;

  二是打造“健康陽光”,以醫院為核心,不斷向健康、護理、養老下游産業延伸,積極參與醫藥、健康器械的産業鏈整合,將健康保險逐步提升為公司發展戰略,提升商業保險參與醫療管理的能力;

  三是打造“海外陽光”,隨著保險資産的不斷增加,特別是國家“走出去”戰略的推行,保險資産的“結構多元、全球配置”將成為一種必然選擇。未來,不僅要實現國內發展的集團化,也要逐步成為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新興國際金融保險集團。

  最後被納入未來戰略的“數據陽光”,其實是前述“三個陽光”的底層構架。因為數據的核心還是“客戶”,它是一切金融活動的載體,必須通過不斷積累的大數據,分析客戶、了解客戶、貼近客戶,才能最終形成滿足客戶多元金融需求的産品,以解決保險交易相對低頻的問題,增加客戶粘度。

  按照陽光保險的戰略構想,2015年要把“一個客戶、一個賬戶”的模式真正變為客戶的良好體驗。加強傳統、網電保險業務的綜拓能力,加大小微金融的拓展力度,運用大數據原理,加快小微金融的網際網路化,積極嘗試P2P的網際網路金融形態,積極探索小微金融的信用保證保險試點。

  此外,還要進一步打通保險與投資的聯動機制,不斷擴大與提高綜合金融理財師的規模與素質,逐步提升客戶對“重保險概念金融資産”的配置意願,強化財富管理與保險業務的有機結合,使財富管理成為拓寬高端客戶的有效渠道。

  已經踏上“二次創業”征程的陽光保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將帶給市場、帶給客戶、帶給員工更多的期待與驚喜。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表示:“面向未來,我們會繼續以農民的心態腳踏實地,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創造更好的未來,致力於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陽光。”(中新網金融頻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