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訊洩露已致6億網民年損失805億

  • 發佈時間:2015-07-26 04:29:4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805億元人民幣!這是6億多中國網民近一年來因資訊洩露等問題遭受的損失總額。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日前發佈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披露了這一數據,並稱中國網民資訊洩露問題“非常嚴重”。根據報告,近一年來中國網民因資訊洩露、詐騙資訊等總體損失約805億元,每人平均124元;其中,約4500萬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元。

  北京郵電大學網際網路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對記者表示,對擁有大量數據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現行法律對其權利、責任和義務還不夠明確,對數據存儲、交易等各個環節的保護力度也較弱,致使數據洩露時有發生。

  在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元慶看來,儘管當前已有多部法律法規涉及對個人資訊權的保護,但非法洩露和倒賣個人資訊的違法成本還是太低。

  “網路安全意識淡薄也是原因之一。”李欲曉説,當前中國網民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都不充分,這給個人資訊安全埋下了隱患。

  官方日前發佈的一項公眾網路安全意識調查報告顯示,逾八成網民不注意定期更換密碼;四分之三的網民多個賬戶使用同一密碼;一半以上網民不設開機密碼;被調查者中隨意連接公共免費Wi-Fi的比例高達80%。

  資訊保護的嚴峻形勢與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特點也不無關係。楊元慶説,由於採用開放的系統和架構,移動智慧終端更容易受到惡意軟體的攻擊。加之目前移動互聯行業的安全技術標準尚不完善,用戶終端存儲的資訊更易被竊取。

  值得注意的是,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中國首部網路安全法草案,將網路資訊安全保護置於重要地位。根據草案,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公民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資訊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且應公開收集、使用規則;對收集的公民個人資訊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篡改、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李欲曉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將為資訊安全保駕護航。他認為,保護資訊安全需建立完整的法律體系。網路安全法確立基本原則後,配套的法律法規應及時跟進,共同搭建起資訊安全保護大廈。

  據中國新聞網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