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度高學歷青年期待“用武之地”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5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呂鵬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斯蒂夫是印度德里大學政治學系一名應屆碩士畢業生,來自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我想到跨國公司工作,從5月就開始找工作,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結果。”斯蒂夫原是一名公務員,後辭職讀研,沒想到畢業時找工作卻成了難題。

  當前,印度青年尤其是高校學生就業難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尼赫魯大學是印度著名高等學府和文科重鎮,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到了畢業季,尼赫魯大學校園竟是“靜悄悄”,全然沒有熱火朝天的校園招聘場景。一名尼赫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解釋了許多畢業生的想法:“找工作太難,我的不少印度同學都沒打算找,就想這麼一直在學校待著。學校住宿便宜,伙食也便宜,比在社會上壓力小很多。他們如果能考上博士,申請到國家補助,甚至比在外面工作拿的錢還多,為啥要急著找工作呢?”

  同時,青年就業難也折射出印度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自2000年以來,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目前經濟規模約2萬億美元,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市場國家。印度經濟的崛起,以軟體業為支柱的服務業厥功至偉。當前,印度的國內生産總值中,服務業佔了65%,工業只佔18%。服務業雖然佔比高,但是它所吸納的就業人口卻很有限,根據印度政府今年公佈的經濟調查,服務業吸納的就業人口只佔全部就業人口的24.3%,在三大産業中墊底,工業所吸納的就業人口也只是稍多一點,佔比為26.8%。沒有發展出大規模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是當前印度就業領域的軟肋。

  2004—2005財年至2011—2012財年,印度的年均就業增長率只有0.5%,而2005—2006財年至2012—2013財年,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卻已增長了一倍,達到了21.1%。一方面是疲軟蕭條的就業市場,另一方面又是求職無門的莘莘學子,印度青年就業難的問題異常突出。這一畸形的經濟結構還産生另外一個怪現象。印度勞工和就業部發佈的2013—2014財年第四季度勞動和就業調查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28%,而具有小學及以下文化教育程度的青年失業率只有4%,文盲的失業率僅為2%。“讀書無用論”再次重創了印度青年的信心。

  當然,印度政府對於解決青年就業問題也並非無所作為。印度政府去年11月成立了技術發展部,將過去印度20多個部委所扶植的70多個技術培訓項目全部接管過來,它的宗旨之一就是確保接受正規教育的青年能夠獲得就業所需的技術。印度還在2005年通過了《國家農村就業保障法》並於2006年付諸實施。該法案規定,將確保為農村每戶勞動力提供每年不少於100天的帶薪非技術類工作。印度總統慕克吉6月底發表演講時還指出,到2030年時,印度將為5億人提供技術發展項目的培訓。不過,當前印度青年就業難的關鍵在於青年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缺少“用武之地”,只靠技術培訓或許無法從根本上緩解就業壓力。印度總理莫迪上臺後提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希望將印度打造成製造業中心,如果這一口號能夠真正付諸實施,印度製造業能夠實現騰飛,印度青年就業難的局面將可能得到改觀。

  (本報新德里7月2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