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達百貨半年關閉10家門店

  • 發佈時間:2015-07-21 04:32:3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吳衛群)89家萬達大歌星量販KTV計劃全部轉讓的新聞還在熱炒,萬達百貨又告急。號稱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漢等地共有99家百貨店,營業面積共計260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連鎖百貨企業——萬達百貨,在今年上半年,以10家店關門的“業績”,成為國內百貨業的“關店王”。

  昨天,聯商網發佈《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百貨業態關閉26家,其中,萬達百貨關閉10家,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馬莎百貨、天虹商場等。萬達百貨在本市的3家門店,寶山店、江橋店、周浦店經營尚正常,但也不排除壓縮經營面積的可能。

  自2013年起,全國的百貨行業就出現下行趨勢。當時,萬達百貨作為百貨業逆勢擴張的典型,為業內所關注。2013年,萬達百貨發佈“五年計劃”並放言“每年新增門店20家”。按照當時的計劃,到2015年年末,萬達百貨將實現門店數達130家的目標,並實現獨立上市。然而,事與願違,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2014年營收為154.9億元,同比增長39%,但凈利潤只增加7%; 到了今年上半年,萬達百貨新開3家店,營收共計129.9億元,同比增幅僅為17%。

  業內人士指出,萬達百貨的折戟,當然可以把“電商衝擊”作為理由,但與其他百貨業同行相比,其與萬達商業地産“剪不斷理還亂”的父子關係才是硬傷。與競爭對手相比,萬達百貨租金壓力雖不大,但卻很被動。一方面,萬達商業地産從地産開發商的角度,選址都在一些發展尚未成熟地段,對實體商業來説,人流才是最大財富。作為萬達商業地産的主力業態,萬達百貨肩負著“培育人氣”與“利潤考核”兩副擔子,確實左右為難;另一方面,萬達商業地産自身也有租金收入的考核要求,一位內部人士説,萬達廣場通常把相對好的鋪位留給國際大牌,萬達百貨則被放到相對偏僻的位置。

  另外,萬達集團最近提出“輕資産戰略”,即萬達的土地儲備會逐漸下降,以大幅減少資金佔壓。具體操作時,萬達運作項目不買地、不投資金,讓合作方出土地、出投資,收入三七分成。壓縮連鎖百貨業態,也被解讀為一種“輕”,把場地租出去穩賺租金,勝於自己招商並承擔經營慘澹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