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災後自救需科學

  • 發佈時間:2015-07-20 03:31: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輯部:

  7月10日,今年第9號颱風“燦鴻”登陸在即。我前往浙江溫嶺、三門等地採訪。幾日採訪下來,我認為:災後自救需科學!

  據初步統計,此次颱風造成浙江水稻受災達171萬畝。除了糧食生産受損較為嚴重外,“燦鴻”對果蔬生産也造成重創。蔬菜、西甜瓜等農作物長時間水淹,絕收情況較為普遍,水果也出現大面積掉果。

  災後如何自救?專家建議,對糧食作物來説,早稻田無論是否倒伏,都須及時排水輕擱田,這對減緩紋枯病蔓延、防止穗發芽和莖稈腐爛都有積極作用;受淹的秧田要及早沖洗葉片上的泥漿,排除板面積水,以恢復秧苗正常生長機能;單季晚稻還需重擱田防止後期倒伏。對於蔬菜的災後自救,需排水降漬、及時搶收和補種改種、加強災後田間管理和抓緊修復。對於水果,除了要迅速排水防澇外,還要加強樹體管理,進行適度摘葉、修剪或摘果,以減輕負載,另外後期的根外追肥、土壤管理、病蟲害管理也十分關鍵。

  沿海地區常有颱風過境,並伴有強降雨,每次都會給農業帶來不少損失。災後自救如果能及時、科學,可有效地減少損失。可以説,針對這次颱風,浙江農業部門的指導救災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颱風登陸第二天,農業廳就印發了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等七部分內容的救災科技指導大綱,同時組織近3萬名農技人員奔赴田間地頭指導救災。

  另外,我在採訪時發現,已有不少農戶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目前各地正抓緊定損和理賠,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農戶損失。但是仍有不少種植戶儘管損失慘重,卻與保險賠付無緣,主要有以下三條原因:一些是參保意識薄弱,一些是根本不知有保可參,還有一些則是所種的作物品種未被覆蓋。

  從國外來看,農業保險一直受政府支援。國內發展農業保險還需政策解困,只有築牢政策底,農業保險才能為農業災後自救撐開“保護傘”。

  本報記者朱海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