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盛宴開席如何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 發佈時間:2015-07-10 08:15: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李彤)對於當下“摸著石頭過河”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而言,怎樣合理防範風險、篩選民間資本、盤活項目資金、形成退出機制,是其今後能否健康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
PPP模式是指,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基於合同建立的一種合作關係,利用市場機制合理分配利潤,共同防範風險,最終提高公共産品和服務的供給數量、品質和效率。
普華永道3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披露的30個PPP示範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聚焦在能源基礎設施、城市暖氣熱、軌道交通、污水垃圾處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
“儘管目前PPP模式還處於探索期,有很多探討性的模式,但很多模式的最終還款來源還是地方財政,結果仍會形成地方債。這與PPP的核心理念是不符的,不但經不起考驗,也為日後審計、退出機制等埋下隱患。”在日前舉行的“海綿城市及地下管廊PPP模式投資座談會”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孔志峰研究員如是説。
孔志峰坦言,在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地方債務受到嚴控、政府投融資平臺被限制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資難度越來越大,這大大刺激了PPP模式的快速發展。但資本是逐利的,相關項目投資回報週期動輒十餘年甚至幾十年,讓社會資本顧慮頗多。因此,必須形成既符合私人資本經濟利益最大化、又符合公共財政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雙贏機制,使PPP模式不能僅僅作為一種融資模式,而是作為公共産品和服務的經營機制。
“簡單講,地方政府財力捉襟見肘,引入PPP機制,就是希望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引進社會資本,通過公私合作,引進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在解決資金難題的同時,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有業內人士表示,PPP優勢是轉化政府職能、減輕財政負擔,引入競爭提高公共服務效率,風險分擔、利益共用,公開透明、公眾參與監督。目前,參與PPP模式的私人資本回報機制包括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用戶付費三種。地方政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將進行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論證、支付義務管理、中期評估和最終績效評價。
針對如何將政府債務轉換成金融債和企業債、盤活項目資金,北京海綿城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棟以自身企業為例説道,在合作推動項目落地過程中,將原有建立在財政信用基礎之上的地方債,轉化為銀行信用和商業信用基礎之上的金融債、商業債,把財政、金融、商業等工具有機結合起來,要形成一套規範業務模式。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豐水期吸水、蓄水、滲水、凈水,枯水期將蓄存的水“緩釋”並加以利用。
孔志峰表示,目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主要採取的也是PPP模式,除了地方財政直接投資和地方債投資外,通過銀行信用和商業信用建立起來的金融債、商業債以及通過公司合作形成的PPP資金,能夠共同支撐海綿城市建設的資金需求。
此前,中國財政學會會長賈康對記者表示,PPP模式應是個完整的生態鏈,目前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涉及法律體系不完善、投資回報週期長、社會資本融資難、缺乏專業機構和人才、掩蓋政府長期債務等問題。需要各個方面進一步凝聚共識,營造發展環境。
“合理風險分配是PPP模式效益最大化的前提,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在制定舉措時也要加強溝通,避免出現不搭的情況。”他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