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PPP“挑大梁”
- 發佈時間:2015-06-24 10:15:20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城市滯水一直是困擾大中城市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近日,隨著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名單正式公佈,中央財政將重金向這類城市痼疾“開刀”。據悉,重慶、武漢、南寧等16個城市將獲得中央補助10億多元,用於海綿城市建設。除了中央財政補助以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或將挑起“大梁”,社會資本將成為海綿城市建設運營中投融資的重要渠道。而在規範選擇PPP項目合作社會資本方面,業內專家指出,政府採購將發揮重要作用。
採用PPP模式國家有獎勵
何謂海綿城市?簡而言之,即通過一系列城市設施的建設與合理規劃,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將雨水吸收、過濾,並儲存起來,用於城市綠化、沖洗街道、消防儲水等等。海綿城市還能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據了解,目前我國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遠達不到海綿城市的標準。也就是説,建設海綿城市將對現有的地下管網進行大規模改造。而海綿城市涉及瀝青滲水以及公路地面滲水等功能,需要使用特別的水泥和磚面、滲水的瀝青,涉及鉅額的資金。
來自住建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億元-1.5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空間。在這一“天文數字”面前,中央財政補助力度有限,PPP模式將被鼓勵運用及大力推廣。
財政部2014年年底發佈的《關於開展中央財政支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將推進中央財政支援的海綿城市試點工作,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一定三年,具體補助數額按城市規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採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上述補助基數獎勵10%。
充分運用PPP模式“找錢”
業內人士預測,全國海綿城市的建設將拉動6萬億元投資。記者發現,各試點城市均對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投入鉅資,少則幾十億元,多則上百億元。
根據已編制完成的《南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實施計劃(2015-2017)》,南寧市擬投資95.15億元建設54.6平方公里海綿城市示範區,遠超過省會城市中央財政每年5億元的補助。山東省濟南市也計劃投資149億元建海綿城市,湖北省武漢市將投入102億元用於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浙江省嘉興市作為全省唯一入圍首批海綿城市試點的城市,計劃在3年內開工十大類488個項目撬動“海綿經濟”,至少拉動40億元的投資。
然而,錢從哪來?不少試點城市在“搶蛋糕”的同時,也正在“吃螃蟹”。鉅額投資給了PPP模式展示的舞臺。
如,嘉興市初步計劃利用PPP模式和財政部補助的部分資金,有效整合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和結余資金以及一般預算資金,探索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引入實力較強的專業基金團隊,共同設立海綿城市建設發展基金,帶動整個城市“海綿經濟”産業鏈的發展。
今年2月,南寧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項目正式簽約,這也是廣西首個PPP項目。項目合作期為10年,大部分風險由中標方——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政府以按效付費的方式,通過績效考核逐年支付服務費。
政府採購有望大顯身手
專家表示,無論是海綿城市建設帶動的城市建設熱潮,還是中央財政鼓勵採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這一領域,對於政府採購而言,都存在多重利好。
一方面,海綿城市建設無疑會拉動新一輪城市建設熱潮,帶動新材料滲透和管材等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産業研究的發展,加速推進城市園林産業的建設和城市排水系統的升級改造。而由於財政性資金的投入,城市基礎建設中的工程項目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採購,很有可能採用政府採購方式完成。這為採購規模的增長、採購程式的優化、採購模式的創新等提供了廣闊空間。
另一方面,中央財政鼓勵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引入PPP模式,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加強競爭。而在PPP項目的運作中,按照政府採購規則選擇PPP合作夥伴既是國際慣例,也是一種規範、有效的做法。
PPP項目政府採購的頂層設計已逐漸形成。2014年11月,財政部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規範了PPP項目識別、準備、採購、執行、移交各環節操作流程。同年年底,財政部出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採購管理辦法》,全面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政府採購行為,同時,結合PPP項目採購特點,創設了競爭性磋商這一新型採購方式,使PPP項目採購更具可操作性。為保證PPP項目採購的成功率及採購品質,該《辦法》還在採購程式中創新性地設置了強制資格預審、現場考察和答疑、採購結果確認談判等環節,為PPP項目實施機構合理選擇合作社會資本提供了制度保障。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對社會資本的‘開閘’,在各地選擇合作社會資本的過程中,政府採購的相關制度設計必將得到充分考慮和運用,而這也將反過來推動政府採購的蛻變和完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