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讓財政資金髮揮“新”功能

  • 發佈時間:2015-07-04 00:10:05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各級財政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履職盡責,奮發有為,積極從轉變政府職能、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尋找對策,特別是通過創新財政調控思路和方式,切實發揮財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穩定器和逆週期調節器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本報今日起開闢“創新財政支援方式”專欄,將各地財政精準發力,穩增長、促發展的精彩實踐展現給讀者

   

  本報訊 近年來,安徽省財政注重發揮財政資金聚合效應、杠桿倍數,注重構建從權責到管理和作風的清單,全力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發揮從“市場擔保”到“政銀擔合作擔保”的聚合效應。安徽省財政積極整合資源,加強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

  一是全面構建面向小微企業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2013年起,安徽省財政連續5年每年安排11億元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各市、縣(市、區)等額配套,充實縣(市、區)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國有資本金。2013年至2015年,連續3年每年安排20億元資金,通過省擔保集團按照參股不控股的原則,向市、縣(市、區)政策性擔保機構注資參股。二是創造性建立“4321”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安徽財政創新思路、搞活機制,建立政銀擔“三位一體”的風險分擔機制,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融資性擔保,按照擔保公司代償40%,省擔保集團承擔30%,銀行承擔20%,所在縣市區財政承擔10%的比例,提供代償補償,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發揮從“資金補助”到“基金撬動”的杠桿倍數。安徽財政積極探索嘗試鐵路建設基金、高新技術産業股權投資基金旅遊産業發展基金等,以發展産業基金的方式,滲透實體經濟,從而帶動經濟轉型發展。

  一是支援設立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基金。積極支援成立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公司和股權投資基金,同時通過吸引相關政府出資、募集社會資本等方式,發起設立混合所有制的專項子基金。目前,已成立註冊資本50億元的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公司,首期發起設立3支股權投資基金,項目儲備56個,擬投資金額15.9億元。按照預期規劃,首批發起設立的3支基金可望帶動社會投資約300億元,支援數百家初創期、成長期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

  二是整合設立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專項引導資金。在安徽省區域集聚發展試點的基礎上,自2015年起每年安排20億元至30億元,支援重大項目建設、新産品研發和關鍵技術産業化等,力爭到2017年,單個基地的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總産值達到500億元或3年(2014—2017年)翻一番,稅收累計增長不低於50%。

  三是支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髮展。加大鐵路、公路和水利建設支援力度,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擴大鐵路建設投資基金規模,壯大交通融資平臺,用好省水利基金,統籌用於支援全省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設立全國首只旅遊産業發展基金。安徽省目前累計發放基金貸款1.6億余元,共扶持了38戶次旅遊項目,該些項目總計劃投資額170多億元,已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約40億元,極大地促進了旅遊産業的發展。

  構建“為”與“不為”的“清單”制度。近日,安徽財政下發了有關通知,進一步量化指標、嚴明責任。簡政放權的“清單”。安徽財政明確了涉及財政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形成權力事項、責任事項、追責情形“三位一體”的權責體系。規範管理的“清單”。一方面,對統籌使用沉澱的存量資金建立任務清單,並限期辦理存量資金收回、交回手續,以增加公共服務及重大領域項目的資金供給;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專項資金管理清單,明確專項資金設立、調整、退出、公開等管理要求,逐步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強化作風的“清單”。安徽財政制定了廳領導班子及處室單位班子成員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深入推進作風建設的責任清單和考核評價辦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