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垃圾分類離我們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27:5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垃圾圍城”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之痛,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有專家表示,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

  早在2010年,北京市就試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並一直持續推進。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小區達3390個,佔全市物業管理居住小區約70%。分類達標考核側重硬體配備和人員操作規範。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效果到底如何呢?《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在北京市通州區幾個小區進行了走訪。

  分類垃圾箱成擺設

  分類知識普及不到位、固有的生活習慣難以改變、拾荒人翻撿的影響等因素,都是造成垃圾分類難以推行的原因

  家住北京市通州區新通國際花園小區的小田,每天早上出門上班時,都會隨手把家裏的垃圾帶下樓扔掉。這個垃圾袋裏有礦泉水瓶、各種果皮以及各類廚余垃圾等。

  記者觀察發現,雖然該小區每個單元樓前都擺放著3個一米多高的垃圾桶,分別標有“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但大多數居民在投放垃圾時根本沒有分類。隨機查看了小區內的幾個垃圾桶,記者發現,裝著各種垃圾的黑色塑膠袋被隨意丟棄在3個垃圾桶中,分類垃圾桶的功能形同虛設。

  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剛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業主們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時間一長,就又回到從前了。“家裏要準備三四個垃圾桶,還要時時記住哪個對應哪種垃圾,太麻煩了。”採訪中,也有不少居民表示,他們並不清楚“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區別,扔垃圾時只能“憑感覺”。

  在記者對通州區其他幾個小區居民的走訪中,居民對垃圾不進行分類投放的原因很一致:不清楚垃圾到底如何分類。只有少數居民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根本沒有分類垃圾桶。

  有專家表示,垃圾分類之所以開頭難,難就難在打破居民現有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從幼兒園開始進行教育引導,不斷推動,終會形成全民共識。”

  記者注意到,拾荒也對垃圾分類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時尚街區小區,每天都有拾荒者來翻撿垃圾桶中的飲料瓶和紙板等。這些人為了能找到“有價值的寶貝”,不惜把一個個垃圾袋打開翻找,把原來分好類的垃圾也搞亂了。

  垃圾清運“一鍋粥”

  即使居民將垃圾分好類,清運環節的雜亂無章仍會影響居民的積極性

  “即使分了類也沒用。”多位負責垃圾清運的師傅説,小區內垃圾桶的垃圾要轉運到附近的垃圾站。運輸時,他們會把垃圾袋一股腦地裝車,根本不會分類,最多把飲料瓶或紙板挑出。問其原因時,他們表示,運垃圾的三輪車內部並無隔斷,只能混運。

  在採訪中不少小區居民也反映,“不能總拿居民分類觀念不強説事兒,在清運垃圾環節,原本分類的垃圾又被堆到一起。垃圾清運環節也要分類處理。”

  新通國際花園小區居委會負責人坦言,混運對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是很大的打擊。有一次我們在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宣講,一個老大爺反駁説,“我們把垃圾分類了,你們運的時候一鍋粥,沒用啊。”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強制性的規定約束垃圾回收企業必須分類運輸,所以企業覺得“垃圾分類分不出來也無妨”。

  記者了解到,根據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確定要逐步建立起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不過,目前北京生活垃圾處理的費用都由各區縣承擔,經濟壓力並沒有傳導到企業和居民身上,對垃圾減量和分類的作用微乎其微。

  分類應全環節配套

  生活垃圾要實現全面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如何解決生活垃圾“混裝混運”難題?在日前北京市政協召開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提案集中辦理協商座談會上,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如剛表示,北京市將繼續完善垃圾分類系統,將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報紙、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並分類裝運。

  李如剛介紹説,目前東城區已試點廚余垃圾交付換積分,調動居民分出濕垃圾的積極性;西城區探索出了園林垃圾、果蔬垃圾就地處理的模式。但總體來説,全市的垃圾分類還存在很多問題,仍處在“成長期”。

  有政協委員建議,生活垃圾處理不僅僅需要單純的分類,還要對廚余垃圾的處理等問題進行統籌考慮。政府應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推廣,不能只顧前端分類,不管後續運輸環節。從國外成功經驗看,完善的設施應當由政府主導推廣,最終實現全過程、全環節的配套。

  業內人士表示,生活垃圾要實現全面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政府部門需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從各個層面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和知識,讓大家處處感受到垃圾分類的氛圍。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宋國君看來,國家應該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將垃圾源頭強制分類納入法律,並在法規中明確分類對象、分類與投放方法、獎勵與懲罰措施等內容,用法律的權威性和確定性保障垃圾分類的有效實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