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把海洋 當成“排污場”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27: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海洋局日前發佈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5)》稱,目前我國80%近岸海洋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此前,國家海洋局發佈的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嚴重,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為14.4萬平方公里,呈富營養化狀態海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

  海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全球氣候“調節器”,還為人類提供各類水産資源,承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際貨物運輸。曾經的海洋牧場變身海洋垃圾場,國內一些海域面臨無魚可捕的危險境地。

  長期以來,在我國許多近海海域,過分開採、非法捕撈、破壞性的捕撈方式、海洋污染,特別是從陸地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以及外來物種的入侵,使包括漁業資源在內的海洋生態系統正遭受嚴重破壞。此外,大量的填海造地,把許多自然灘塗要麼變成養殖場,要麼變成化工園區,大量生物喪失了棲身之所,鳥類無處覓食,貝類無淤泥可潛藏,海洋生態鏈遭破壞。

  海洋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人類活動使海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對於沿海地區來説,獨特的地域優勢使得他們最早地嘗到改革開放和發展海洋經濟的甜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與此同時,其環境污染和破壞也較為嚴重。

  要想改善海域污染狀況,需要從根本上來治理,堵住污染源頭。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將海洋環境監管工作切實擺上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有關企業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對於污水、廢物的處理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執行,減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海洋環境既不屬於一小部分人,也不屬於某一個時代。當人們在享受到海洋環境帶來的益處時,應該感恩和珍惜,而不能無限透支子孫後代的福利。以海洋環境污染和破壞為代價的經濟發展,終究有一天會讓沿海地區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這樣的代價太過沉重!

  高度重視,防患于未然,將海洋環境污染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才是海洋環境保護的應有之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