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橋鋪商圈五年建成智慧中心

  • 發佈時間:2015-07-01 03:35:23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由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指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和重慶市報業協會主辦的“二次開發浪潮下,城區升級與轉型”高峰論壇上,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謝嘉以《新經濟形勢下,高新區石橋鋪二郎核心區産業業態升級與轉型發展》為題,分享了該區今年提檔升級的計劃和看法。

  軌道環線生活圈核心

  謝嘉介紹,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肩負著引領産業升級、培育創新的歷史使命。高新區東區(石橋鋪、二郎片區構成)是高新區起步發源地,該區成立以來,在數次體制機制調整中,始終保留著它的核心作用。

  謝嘉説,早年的石橋鋪,是商貿物資轉机驛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型數位賣場相繼開業,帶動了科園路地區商務樓宇和標準廠房的升級,“當前網際網路+的浪潮,給人們的消費習慣和需求帶來改變,傳統的數位産品批發、零售業態競爭力減弱,難以滿足城市功能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

  謝嘉説,針對這一現狀,該區研究編制《石橋鋪商圈業態調整規劃》,決定以生産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為主的雙輪驅動模式,推動區域改造提檔,“到2020年,石橋鋪商圈將基本建成智慧中心,成為軌道環線生活圈最重要的多功能、智慧型、複合型區域。”

  數位産品一站式採購

  “隨之而來的,是産業佈局的優化和細化問題。”謝嘉介紹,石橋鋪、二郎區域集聚全市約1/4軟體企業,具有較強産業基礎,下一步重點打造兩個模組:一是石橋鋪IT數位港(數位産品一站式採購基地),引導數位港從産品零散批發模式,轉型為一體化服務(硬體採購、軟體資訊服務等産品集聚區);二是在科園路打造資訊産業帶,整合IT企業和人才資源。

  謝嘉説,加固區域物聯網行業發展,也是著力發展領域之一。

  “電子商務服務方面,區域也在積極引導傳統行業進行電商化改革,建設與運營、數據分析、支付結算、物流配送等相關專業服務。目前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的阿里巴巴重慶高新區産業帶,已上線企業1200家,重慶造全球銷、人人生活家等電商平臺陸續落戶。”謝嘉説。

  政府投入1000億元建設

  謝嘉説,高新區東區的土地已經趨於飽和,為打破硬體瓶頸,該區將發展方向重點投入到樓宇經濟,“配套了專屬團隊,面向企業提供入駐對接、沙龍論壇、要素協調等服務。”

  在政策引導方面,高新區管委會于2014年出臺《高新區特色産業樓宇扶持辦法》,通過租金補貼、經營獎勵等方式,實現樓宇經營方與入駐企業多方面共贏。建設方面,一批優質的商務樓宇項目已建成,將為現代服務業發展釋放充足載體。

  “位於科園路的龍湖地産商業綜合體、華碩第二運營總部等開放建設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區域商業配套能力。”謝嘉表示,預計三年內,石橋鋪商圈將新增2-3萬個停車位,極大緩解區域停車難問題。“十二五”期間,高新區將投入1000億元,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完善。

  科園路片區率先二次開發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李勇:一是好政策的引領為基礎。二是初期引入的企業需要有實力、有品牌、有品質的龍頭企業來支撐,例如龍湖地産,否則好的規劃可能會因為執行力、資金缺口、人力局限而無法落地。一旦把築巢做好以後,下一步就是招引如陶然居之類的品牌店入駐經營,最好保留原有的美食一條街、人文因素在裏面。

  周邊區域資源如何有效整合利用?

  肖禮軍:科園路周邊像大坪、楊家坪、沙坪壩一樣,有很多好的資源點,要能夠捏合,首先需要好的産品去談合作、雙贏。但是,改造方不能産生“拿來為我所用”的想法,因為差異化發展才能拉開區域競爭力。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冉文 記者 李瑯 攝影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