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閒置房變身養老社區
- 發佈時間:2015-06-30 06:20:5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北京懷柔區渤海鎮田仙峪鄉村休閒養老社區。這個社區全體業主的平均年齡超過55歲。它的啟用不僅使懷柔區成功盤活農村閒置房屋發展起鄉村休閒養老社區,促進了農民增收,也使之成為北京市首家農村休閒養老專業合作社,切實緩解了養老壓力。
走在社區整潔的石板路上,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種滿了各式各樣的綠色植物,讓人心曠神怡。社區房屋整齊劃一,使人很難想到這是由農村的大瓦房“變身”而來。
原來家住東城區鼓樓附近的退休教師陳先生,是田仙峪國奧頤悅鄉村休閒養老社區首批體驗住戶。“以前住的地方面積小,人又多,出門擁堵,空氣也不好。現在退休了,該找個好地方養老了。計劃租個兩居室,一年的租金是7.5萬元,合一個月6000多元。平時住在這裡,有事情再回城裏。週末,孩子們也可以來呼吸鄉村新鮮空氣,體驗農家生活。”陳先生説。據負責社區建設的國奧集團董事長張敬東介紹,通過半年的建設,田仙峪國奧頤悅鄉村休閒養老社區試點工作共改造院落30處。
一項對北京市7個區的350名城市老人進行的調查問卷顯示,有86.1%的老人有意願到農村享受鄉村休閒這種新型的養老方式。但是,針對老人的服務,除了環境優美,還要有完備的配套設施。記者注意到,原田仙峪村委會閒置的辦公樓被改造成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內設公共食堂、休閒酒吧、餐吧、洗衣房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兩處閒置的宅基地也被建設成了社區衛生服務站,裏面有專業的醫療設備,配備專業醫務人員,還可以持醫保卡在衛生服務站就醫。此外,依託全市煤改電政策的推廣,養老社區在冬季取暖等方面也得到保障。為了給社區做好配套,當地還對附近河道和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
“養老社區要在保證品質、安全可靠,有組織有紀律的基礎上,做到盤活有效資産,多方受益,有效解決城市養老和就業問題。”北京市老齡産業協會會長翟鴻祥説。
記者了解到,具體操作中,田仙峪鄉村休閒養老社區採取的是農村閒置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三權分離”的原則,通過“農戶+合作社+企業”的經營模式,建立起了“農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業經營、政府管理服務”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
其中,農民將閒置房屋流轉到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社員後取得房屋租金收入並參與收益分配。村委會把擁有閒置農宅的農戶組織起來,並在區政府、鎮政府的指導下與企業合作,確定具體合作形式、管理形式、收益分配等。國奧集團作為投資和經營企業,投入資金改造房屋,建設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服務體系,建立客戶準入和退出機制,吸納本村村民就業。政府按政策對試點村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簡化審批手續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援,同時監督合作社對社員分紅。
鄉村休閒養老社區建設給農民帶來了哪些實惠?
田仙峪村村民肖春虎告訴記者,他家以前有2套房屋,將其中1套閒置房屋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一次性支付給他20年的租金。同時,他的妻子也成為社區的保潔人員,一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
據介紹,養老社區目前共流轉30套閒置房屋,為擁有這些房屋的農民帶來近1700萬元的收入;閒置村委會辦公樓改造成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給村集體帶來了155萬元的收入;為綜合服務中心配套和農事活動體驗而流轉的60畝農用地,每年租金收益在20萬元左右。此外,村裏的剩餘勞動力也能在社區從事保姆、保潔、餐飲等工作。除了這些個人收入外,合作社每年還獲得養老社區經營利潤10%的分紅,用於給社員和全村農民2次分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