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善金融服務 適應新常態挑戰

  • 發佈時間:2015-06-27 05:53: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換擋變速,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增長動力轉向創新驅動。新情況、新變化對金融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6月26日在上海召開的“2015陸家嘴論壇”,以“新常態下的金融改革與擴大開放”為主題。與會者普遍認為,金融業要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在於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不斷改善金融服務。

  解決“最先一公里”資金來源

  “創新創業企業的風險特徵不同於成熟性産業經濟行為,高度依賴資本,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往往是不現實的。因此,加快健全適應創新創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供全面、系統的投融資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説。

  企業在創新創業的早期階段,面臨的不確定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導致大量社會資本不願投資,成為投資的“市場失靈”時期。但正是早期的構思階段、開發階段、初創階段,成為了日後新興産業或商業模式不可或缺的基礎與條件。

  “因此,必須解決創新創業企業‘最先一公里’的資金來源問題。創新企業早期往往是輕資産型,並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風險投資主體的發展,彌補了傳統銀行信貸融資的局限性。可以説,天使投資是整個風險投資體系的源頭,是創新創業的第一推動力。”肖鋼説。

  肖鋼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推動産品創新、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豐富和完善市場功能體系,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建立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的多層次股權市場。

  “進一步壯大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市場。推進交易所市場內部分層,在上交所設立戰略新興板,與創業板市場錯位發展、適當競爭。”肖鋼説。

  肖鋼還表示,新三板作為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要充分發揮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制度優勢,全面增強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企業的能力;研究設立專門服務於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小微證券公司試點,建立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的合作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為創新創業者開闢新的股權融資渠道。

  繼續深化保險業改革

  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近年來,保險業大力倡導和堅持‘跳出保險看保險’,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元化保險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大大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能力顯著提升,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援。”

  項俊波説,保監會用3年的時間建成了以防範風險為導向,符合國情、國際可比的第二代監管體系,得到全球經濟界的高度評價。對於下一步保險業的發展,項俊波表示,要提升保險産業的關聯度,延伸保險産業鏈,努力把保險業打造成現代服務業的重點産業,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完善保險經濟的補償機制,強化風險管理核心功能,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為産業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保險支援。

  項俊波表示,要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推進保險條款費率市場化改革、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保險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改革,讓保險市場的機制運作更加順暢;繼續加強保險市場建設,支援設立區域性、專業性的保險公司,支援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

  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基金規模3000億元。“基金將採用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主要對接‘一帶一路’、城市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設施和棚戶區改造、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等等,用長期穩定的保險資金支援,打造公共産品和服務的經濟新引擎。”項俊波説。

  項俊波還表示,上海是中國保險業的發祥地,見證了中國保險業的改革和發展,接下來,保監會將通過幾大措施推進上海國際保險中心的建設。第一是利用上海自貿區,全面推進上海保險業的對外開放,其次是立足上海航運中心的地位,推進航運保險中心工作,並積極推動保險交易中心的對外工作。

  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經濟新常態下,金融改革開放的顯著特徵是資本項目可兌換有序推進,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我國于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以後,即開始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2014年滬港通順利推出,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更加便利,資本項目外匯管理進一步簡化。”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説。

  范一飛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單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主要內容包括:打通個人跨境投資渠道,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完善滬港通,推出“深港通”;修訂外匯管理條例,取消大部分的事權審批,建立有效的適合監測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我國資本市場的便利性等等。

  范一飛認為,“總體來看,隨著一系列金融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距離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目標越來越近。與此相應,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范一飛説,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貨幣的國際化進程當中通常伴隨著新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崛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既是中國經濟金融改革開放和綜合國力提升的必然結果,也是人民幣國際化先行先試的排頭兵,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今年一季度,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跨境使用累計金額達到583.67億元。1月至5月份,上海地區的人民幣跨境金額達到1.01萬億元,在全國32個省區市中排第一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作用初步顯現。

  推進銀行業重點領域改革

  “銀行業與實體經濟是相互依存、同生共榮的關係,支援和服務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的天然職責。”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表示,當前,銀行業堅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謀劃推進改革開放,多措並舉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金融持續健康發展。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大局穩定、總體向好的背景下,銀行業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需要積極主動做好應對。”周慕冰強調,這些風險和挑戰包括,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對銀行業發展戰略的挑戰,需要銀行根據自身競爭優勢和業務定位找準發展方向;隨著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存款保險制度正式推出等改革的不斷深化,銀行業經營的制度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等等。

  “風險和挑戰對銀行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近期銀行業風險暴露持續增多,利潤增速放緩。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已經連續14個季度上升;凈利潤同比增速已從去年的10.5%進一步降至4%以下。”周慕冰介紹説。

  “下一階段,銀行業將把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積極促進金融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周慕冰強調。

  他説,“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銀行業還將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釋放活力與效率。一是繼續推動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推進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村鎮銀行設立實現常態化,成熟一家,設立一家,支援和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斷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銀行業機構體系。二是繼續推進銀行開展事業部制、子公司制、專營部門制等改革,推動管理模式、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和績效考核模式的深度轉型,提高運營效率和管理水準。三是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監管服務,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創造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