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著眼“金融全産業鏈” 激蕩銀行業改革深水區

  • 發佈時間:2015-05-19 09:39: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著眼“金融全産業鏈” 激蕩銀行業改革深水區——專訪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

   新華網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蘇雪燕 閆雨昕)一方面是銀行業凈利潤增速逐步下降、不良資産包袱壓力日重,另一方面是金融改革如火如荼、網際網路金融戰場上“鼓角爭鳴”……隨著中國經濟走入“新常態”,中國龐大的銀行系統也面臨著新挑戰。

  如何看待這一新挑戰?股份制銀行該如何應對?新華社、新華網記者近日就以上問題專訪了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

  著眼“金融全産業鏈”應對銀行業變革

  根據最新發佈的2015年上市銀行一季報,五大行凈利潤均回落至1%至2%的區間、不良率則均突破1%。即使是過去高利潤增長的股份制銀行,增速也紛紛回落到15%以下甚至是5%以下。 “從經濟發展的週期性波動、金融業演進的規律看,眼前銀行業面臨的狀態是正常的,這也正是我國商業銀行轉型調整的重要時機。”劉曉春説。

  不斷向前演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讓中國商業銀行倍感壓力。中國銀行業過去長期依靠吃“凈息差”賺取高額利潤;但如今貸款利率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已允許商業銀行擴大到1.5倍。

  作為一名在香港市場耕耘逾八年多金融人,劉曉春對利率市場化並不陌生。“利率市場化確實意味著銀行業高投放、高利差的突飛猛進的黃金10年已經過去了。但金融市場創新、深度發展的10年正在到來,”劉曉春説。

   在劉曉春看來,隨著改革的深入,未來中國的金融市場將更加多元化。“在金融改革深入演進的過程中,金融市場各個版塊都會得到激活。股份制銀行作為綜合銀行,要抓住機遇,從過去單純鎖定信貸市場,全面走向貨幣、資本、期貨、外匯等各個金融市場版塊。”

   劉曉春認為,面對金融市場的變革,股份制銀行應著眼于“金融全産業鏈”開展全資産經營。比如説,面對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商業銀行要“走在前面”,從單純的信貸提供者轉向直接融資市場的參與者,從過去單純地發揮“融資”功能轉向能夠提供“投資”服務,向“投行”角色轉變,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方案。同時,還要從單純持有資産向以交易管理資産為主轉變,如撮合交易、代客管理等。

  “産品為王”戰略發力“網際網路+”

  浙商銀行近期推出一款“眾籌智慧信用卡”——這是國內首張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研發設計的信用卡。

  此前,浙商銀行以“眾籌”形式向全社會徵集卡面設計、卡面創意和卡名,最終,以Funny(好玩)、Fashion(時尚)、Florid(炫酷)、Fortune(財富)、Future(未來)五個關鍵詞的卡面設計勝出。

  “連一直低調的浙商銀行也開始玩‘網際網路’概念了”,一名網友在網上如此評論。

   在競逐“網際網路+”風口大潮中,螞蟻金服、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各領風騷”自不必説,傳統的商業銀行也迅速、積極投入。民生、平安、浙商等銀行先後推出了“直銷銀行”;3月,“宇宙行”工商銀行發佈了網際網路金融品牌“e-ICBC”,萬科直接在工行網際網路平臺上賣起了房。

   “網際網路金融落腳點還是金融,網際網路只是新的工具、渠道、方法,提升金融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市場進行資金融通、配置的能力。商業銀行應該拋棄‘一品包天下’的觀念,細分市場和客戶,並提供不同的網路金融産品和服務。”劉曉春説。

   為此,浙商銀行迅速佈局了自己的“網際網路+”版圖,在短短的半年時間,相繼上線了包括“涌金票據池”産品、直銷銀行、寶寶類餘額理財産品“增金寶”等。

  其中“涌金票據池”實屬浙商銀行首創。它實現了企業票據的網上平臺管理——通過“涌金票據池”業務,企業可將零散的短票、小票一併入池,統籌管理,並可通過網銀發起質押換開承兌匯票或質押貸款。這可以直接幫助企業解決票據風險管理難題、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産流動性。運營半年來,累計入池票據超過7.5萬張,入池票據總金額超過600億元。

   “産品和模式的創新是未來銀行業經營的主線,”劉曉春説,“要在金融脫媒和網際網路金融的廝殺中保持競爭力,商業銀行必須運用網際網路思維,直面市場和客戶,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合適的産品。未來,浙商銀行勢必會推出更加豐富和成體系化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

  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不良貸款

  不過,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已成為商業銀行發展中的“痛點”。銀監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39%,較上季末上升0.15個百分點。

   對此,劉曉春認為,世界經濟還未完全走出金融海嘯,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中小企業經營仍處於不穩定階段,信貸逾期、欠息狀況多發導致一些區域性金融風險是正常的。

   對此,劉曉春開出的藥方是以“更加靈活的市場經營方式來處理不良”。他認為,清收處置、打包出售都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創新處置方式。“不良資産也是一種資産。我們面對它時,要更多地運用經營資産的主動思維,而非處理問題的被動態度。”

   ?專家呼籲,國家有關部門應完善更加靈活的不良貸款核銷自主權及配套的稅收政策,創造有利於維護金融債權、化解不良貸款的法律環境,提高不良貸款處置的規模和效率。

  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3月末,浙商銀行總資産為7185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0.52%,201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7.25億元,同比增長25.83%。(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