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擦亮“北斗” 引航蒼穹

  • 發佈時間:2015-06-27 05:53: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製全面啟動,2003年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2012年底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面向亞太地區正式開通服務,2015年我國成功發射首顆北斗全球系統導航衛星。

  在北斗問天的征程上,國防科技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中心主任王飛雪教授的名字耀眼奪目。他投身北斗事業20年,攻克一系列攸關北斗系統成敗的核心關鍵技術,用忠誠智慧與使命擔當,擦亮“中國北斗”!

  突破導航技術瓶頸

  上世紀90年代,世界導航定位領域風起雲湧,而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建設卻被一個瓶頸問題卡住了——信號快速捕獲。這項技術經過國內專家10年攻關未獲突破。

  從海灣戰爭爆發就已高度關注國際定位導航技術發展的王飛雪,在一次調研中了解了此事。看到攸關國家安全的系統工程研製受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幾個不眠之夜,經過大量文獻資料和實驗數據的研究對比,他發現,破解信號快速捕獲難題完全可以另辟蹊徑,從數學理論上找到突破口。

  很快,王飛雪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時任系主任莊釗文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帶領王飛雪和雍少為、歐鋼三名博士生繼續深挖、精算,最終設計出“全數字化快速捕獲信號與傳輸技術方案”。1995年6月,當他們把這套充滿創新理念的方案送到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總設計師陳芳允院士手中時,陳院士讚不絕口,給予大力支援。

  抱著一台當時比較先進的臺式電腦,以及4萬元的經費,王飛雪和雍少為、歐鋼開始了艱難的攻關歷程。沒有實驗室,他們就在一間不到10平方米大的倉庫裏紮下營盤;缺少儀器設備,就東挪西湊四處借。3年後,當螢幕上脈衝閃耀,信號捕捉成功的一刻,業內20多位專家簡直不敢相信,這個十幾年困擾著北斗問天的瓶頸技術,竟然被3個導航定位領域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子解決了!

  這是王飛雪第一次亮劍北斗,隨後劍氣如虹一發而不可收。

  2006年,國家準備對北斗一號導航系統體制進行升級。當時,北斗一號已成功運作多年,系統運作穩定正常,大家一致主張,繼續沿用原來的技術指標和基本參數,只需適當增強入站鏈路抗干擾能力、提升系統在某些特殊場合的穩健性即可。

  王飛雪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北斗一號服務性能全面升級的絕佳機會。“科學的高峰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認為,如果僅僅是單純的硬體更新,對系統性能效果提升不會有質的飛躍。

  3個月挑燈夜戰,幾十人徹夜不眠,王飛雪和團隊大膽提出了一套最新的編碼理論改造應用方案。經過論證後應用到北斗二號上,帶動了整個北斗短消息服務系統效能的躍升:所有的終端設備功耗降低一半,抗干擾性能提升一倍,各項參數達到最優值!

  2012年底,升級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面向亞太地區開通服務時,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來賀電,對國防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王飛雪教授領銜的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予以表彰。

  今年3月30日,北斗衛星導航全球系統首顆實驗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北斗系統由區域運作向全球拓展的啟動實施。在這項任務中,王飛雪和團隊承擔了30余項任務,是國家唯一同時承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核心體制、衛星載荷、地面運控、測試評估和裝備應用任務的團隊。

  “下個目標就是拿第一”

  在北斗導航定位領域成為知名專家後,國內外許多大企業和科研機構紛紛以配備個人實驗室、研發隊伍和百萬高薪的優厚待遇向王飛雪發出邀請。王飛雪説,北斗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實現理想、為之奮鬥的畢生追求!

  忠誠和智慧讓他很快成為這個領域的領頭雁,每當遇到急難險重的問題,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王飛雪。

  2007年底,我國第二代導航衛星運作中,受複雜電磁環境干擾,衛星通信發生了阻斷。如不在3個月內解決問題,不但下一顆星不能發射,即將組網的十數顆衛星發射也將無限期推遲。

  國內同行多數傾向於引導衛星“躲”著複雜電磁環境走。因為“躲”已有先例,而“抗”還是未知。

  “不行!這一‘躲’國家就要遭受數十億元的損失!況且,這次躲過去了,下次再遇到怎麼辦?”王飛雪堅決反對。

  “3個月拿出‘抗體’!”在那個冰雪肆虐的寒冬,王飛雪和團隊玩命似地與時間賽跑。吃住都在實驗室,連大年三十都沒人回家。不到3個月,具有強大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橫空出世!

  憑著亮劍精神,王飛雪和團隊先後研製出世界領先的監測接收機、精密測距碼模組及注入系統、主控站測量及通信系統、RDSS業務信號收發分系統、時間同步注入站、星載上行測距終端等地面設備。在最近一次針對實用商業化全球系統衛星導航信號模擬源功能測試中,他們研製的産品以95分高居榜首。王飛雪還帶領導航中心研究小組從技術支撐到國際通行規則等各個方面深入“切磋”,使中歐衛星導航系統長達8年之久的頻率協調談判最終握手言和。

  今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導航論壇上,俄羅斯導航産業界在探討全球4大導航系統發展水準時,一致把中國北斗排在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盟伽利略之前。王飛雪在會場上靜靜地聽著,內心無比激動:斗轉星移,20年的奮鬥,北斗排名從第四上升到第二。回國後他對前來迎接的同事説的第一句話就是:“下個目標就是拿第一!”

  隨著北斗事業的發展,王飛雪攻克的難關越來越多,取得的成果越來越顯著。有人説,功成名就後的王飛雪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腰包”了。然而,從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起,王飛雪就將獲得的每一筆項目支援經費由集體統一管理使用。此後,不論團隊如何發展壯大,項目如何增加,成員更換了多少茬,大家都能做到把有限經費花到刀刃上。

  2012年,北斗團隊潛心十年磨一劍後首次報獎,王飛雪和團隊骨幹決定,多給貢獻突出的年輕人創造機會。上級機關為此專門通知,他和另外幾名專家每人可在2個項目中報獎,可最終他們每人只報了一項。

  2013年底,王飛雪和團隊榮獲全軍“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特別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