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精準扶貧方案解讀】探索一條生態和扶貧雙贏道路——《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解讀
- 發佈時間:2015-06-25 06:36:29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探索一條生態和扶貧雙贏道路——《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解讀
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兩項重要任務。在我省,貧困地區往往生態環境脆弱,生産生活條件艱苦,使得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任務不僅高度重疊,而且極為艱巨。
近期,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林業廳、省委農工辦、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農牧廳聯合省扶貧辦制定了《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援計劃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通過《方案》實施,把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貧困地區生産、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實現2020年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目標。
本報記者 陳 泳
對於《方案》制定的背景,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指出,針對我省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欠賬多、貧困程度嚴重的現狀,就有效解決扶貧手段單一、資源配置精確瞄準不夠、針對性不強、有效性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完善生態環境精準扶貧的體制和機制。作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的《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和17個所有專項配套實施方案之一,該《方案》將扶貧工作與加快生態建設、培育富民産業、環境綜合治理、建設美麗鄉村有機結合起來,綜合採取各種生態環境治理扶貧措施,改變生態環境面貌,增強貧困地區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努力使貧困地區生態得到保護、産業得到發展、農民得到實惠、民生得到改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資源與環境協調。
與“1+17”精準扶貧方案中的許多配套方案不同,《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涉及部門較多。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説,這一鮮明的綜合性特點,充分挖掘了行業扶貧攻堅潛力,明確各部門各行業生態環境扶貧工作的目標任務、責任分工,由原來單一部門實施、各自為政變為多個部門共同協作,在充分發揮各部門、各行業優勢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性和綜合性,做到“各炒一盤菜,共坐一桌席”。同時建立和完善精準施策機制,促進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建設緊密結合。
《方案》還突出了生態環境扶貧的針對性。針對貧困村自然環境惡劣,《方案》集中力量完善基礎設施,開展自然環境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環境衛生清潔等整村整區域綜合治理措施,按照扶貧對象實際需求和自身特點,量身打造精準扶貧項目,提高生態環境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調整優化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中央和省級財政項目資金的支援力度,重點向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傾斜。
此外,《方案》突出政策性,制定出臺了生態環境扶貧的扶持政策、制度和相關標準。《方案》緊密結合《“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林業總體規劃》《甘肅省精準扶貧土地整治實施規劃》《甘肅省精準扶貧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實施規劃》等重點規劃,緊密結合全省六盤山片區、秦巴山區、藏區扶貧規劃,措施更具體,確保精準施策。嚴格落實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及草原獎補措施,使貧困農民真真切切得到實惠。
《方案》還明確了各級政府的責任分工。省直部門,如省委農工辦、省發改委、省農牧廳、省環保廳等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術標準,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市級政府制定扶貧工作方案,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縣(市、區),並加強指導、監管和績效考核工作。貧困縣(市、區)擔負具體實施的主體責任,組織實施好項目。
在強化資金保障方面,《方案》提出,需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調整優化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向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傾斜,確保項目建設按期順利進行。
《方案》明確了未來幾年全省生態環境扶貧的主要舉措,包括強化國土資源整治、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加強草原生態保護、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內容。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方案》的深入實施,在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方面,到2017年,完成貧困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255萬畝,完成規劃的80%以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到2020年,在貧困縣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510萬畝。在林業生態和林業經濟方面,到2017年,貧困群眾林業純收入達到17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7.94%;到2020年,貧困群眾林業純收入達到31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64%,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立。在草原生態保護方面,到2017年貧困地區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52%以上;2020年達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載過牧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到2017年55%以上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