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跨區遠征”到“舍遠求近”

  • 發佈時間:2015-06-25 02:31: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夏麥收歷來被稱為“虎口奪糧”,農機跨區作業便是打好這一前站的關鍵,而在今年三夏生産中,筆者發現,傳統的農機跨區作業模式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許多農機手“舍遠求近”,在家門口就能忙增收。

  在山東省高青縣青城鎮三里坊村的麥田裏,農機手韓葉剛和妻子一起,熟練地駕駛著小麥聯合收割機正在忙個不停。而往年的這個時候,韓葉剛都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安徽等地跨區作業。

  “現在河南收割機也增加不少了,買收割機的也不少了,去了咱也不合算,加上幹不了多少活。人家當地自己有車,用當地的車多,咱去了也掙不了一些錢。”農機手韓葉剛説道。

  高青縣擁有大型聯合收割機已經達到2000多臺套,是全省知名的農機大縣,往年麥收時節,都要大規模的組織農機手到江蘇、河南、安徽、河北等省份實施跨區作業。韓葉剛説,多年前他的小麥跨區作業機收面積還能保持在800多畝左右,可這兩年,這些外地省份小麥主産區的收割機械每年都在增加。去年他花了15天的時間,“輾轉”了2個省3個市,才幹了600多畝的活,自己和家人感到跑那麼遠,錢也沒有掙到多少。”

  “現在去河南跨區作業,得雇上兩個機手,加上來回運費,得開支一萬三四千塊錢,細算一下外出作業成本還真高。”農機手韓葉剛説道。

  “最近兩年,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增加迅速,多數都是近幾年更新換代的大馬力、效率高的收割機。導致作業效率加快,收割時間縮短,時間差變小,給跨區作業帶來一定難度。”高青縣農機局農機推廣站站長姚雷介紹。

  據了解,由於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持續發力,糧食主産區河南省的小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6萬台,比2007年增加了一倍。僅今年三夏,高青縣就增加了232台,且都是5公斤的大型收割機。為了讓自己的收割機“吃飽”,今年,像韓葉剛這樣的農機老手開始調整思路,調轉船頭,瞄準周邊作業市場,在家門口就早早地跟種糧大戶簽訂了麥收作業訂單。

  “這在當地和周邊幹活,不用雇機手,自己和媳婦兩個人就行,能節省不少的錢。先期附近成熟較早的章丘、鄒平幹點,家裏麥收就回來,然後再去惠民、德州那邊幹點,細一算,也能掙個2、3萬塊錢。”農機手韓葉剛説道。

  據了解,高青縣已連續實施跨區作業達20多年,今年三夏,僅和5年前相比,跨區作業的機械就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有大約七成以上的麥田實現家門口訂單收穫。

  “雖然遠距離跨區作業的機械在減少,但是在縣域內進行訂單作業的農機在增加,農機作業的服務內容也在增加,農機手的收入與往年相比並沒有減少。”省農機局局長高明飛説。張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