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基礎貨幣發行機制 配套相關財稅措施

  • 發佈時間:2015-06-25 00:29: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貨幣政策調整能夠幫助企業樹立發展信心,對資本市場、房地産市場等初步效應顯現。相關人士認為,當前應改革基礎貨幣發行機制,繼續研究調整貨幣政策,並配合相關財政政策,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防止資金“跑偏”。

  首先,繼續加大寬鬆力度,把握貨幣政策調整空間。

  福建海峽銀行董事長蘇素華説,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普遍在17%左右,國外銀行普遍在10%至12%,過高的準備金率可以繼續逐步下調至正常水準。外匯佔款的趨勢性下降使得高準備金率對衝的必要性下降,而在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後,其作用可以替代部分存款準備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説,貨幣政策可以為調整經濟結構創造機會。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目前實體經濟困難,僅靠深化改革不夠,還需要貨幣政策的配合,可根據經濟走勢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調整來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其次,改革基礎貨幣發行機制,確保貨幣正常供應。

  我國基礎貨幣的發行基本上靠外匯佔款,隨著外匯佔款出現較大回落,可探索補充貨幣的新渠道。曹遠征認為,商業銀行可用購買短期國債來替代上繳存款準備金,進而釋放流動性。這一改革還可以配合當前地方債務置換,可增加地方債置換規模,讓商業銀行購買地方債來置換存款準備金,在釋放流動性的同時降低地方債務風險。

  第三,配套相關財政政策,調整稅收政策。

  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岸元認為,當前財政政策應更積極,尤其是稅收政策可更有作為。應選擇那些稅收規模不大、卻能顯著影響預期的稅種,進行調整,營造市場氛圍,撬動市場。蘇素華認為,應該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把更多資金投入小微企業。

  第四,加強貸款管理,嚴密監控貸款資金流向。

  受訪人士建議加強貸款管理,嚴密監測貸款資金流向,防止貸款被違規挪用,嚴禁“以貸轉存”“存貸掛鉤”等行為,加強對“影子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方面的管理,防止信貸資源在銀行體系內迴圈,從而真正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