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猴頭菇生長需要怎樣的環境

  • 發佈時間:2015-06-24 02:31: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猴頭菇的生活史從擔孢子萌發開始,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單核菌絲體,但不能形成子實體。只有兩種性別不同的單核菌絲,通過異宗結合後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雙核菌絲。生長髮育條件:野生猴頭菇多發生於森林不太稠密,空氣較流通,濕度較高及20℃左右的環境條件。

  營養猴頭菇屬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強。能廣泛利用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維生素等。人工栽培時,適宜樹種的木屑是最經濟而優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殼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麩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他能利用的氮源還有尿素、蛋白胨、銨鹽、硝酸鹽等。生長髮育過程還要適宜的碳氮比,菌絲生長階段以25:1為宜;子實體生育階段以35~45:1最適宜。此外,猴頭菌在生長中還要吸收一定數量的磷、鉀、鎂及鈣等礦質離子。

  溫度猴頭菇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6℃~34℃,最適溫度為25℃左右,低於6℃,菌絲代謝作用停止;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2℃~24℃,以18℃~20℃最適宜。當溫度高於25℃時,子實體生長緩慢或不形成子實體;溫度低於10℃時,子實體開始發紅,隨著溫度的下降,色澤加深,無食用價值。

  水分和濕度培養基質的適宜含水量為60%~70%,當含水量低於50%或高於80%,猴頭菇原基分化數量顯著減少,子實體晚熟,産量降低。對相對濕度的要求,菌絲培養發育階段以70%為宜;子實體形成階段則需要達到85%~90%,此時子實體生長迅速而潔白。若低於70%,則子實體表面失水嚴重,菇體幹縮,變黃色,菌刺短,伸長不開,導致減産;反之空氣相對濕度高於95%,則菌刺長而粗,菇體球心小,分枝狀,形成“花菇”。一個直徑5~10釐米的猴頭子實體,每日水分蒸發量達2~6克。

  空氣猴頭菇屬好氣性菌類,對二氧化碳濃度反應非常敏感,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於0.1%時,就會刺激菌柄的不斷分枝,形成珊瑚狀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鮮的空氣極重要。

  光照猴頭菇菌絲生長階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無光條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實體生長階段則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強度在200~400lx時,菇體生長充實而潔白,但光強高於1000lx時,菇體發紅,品質差,産量下降。猴頭菇子實體的菌刺生長具有明顯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過多地改變容器的擺設方向,否則會形成菌刺捲曲的畸形菇。

  酸鹼度猴頭菇屬喜酸性菌類,菌絲生長階段在pH2.4~5的範圍內均可生長,但以pH4最適宜。當pH在7以上時,菌絲生長不良,菌落呈不規則狀,子實體生長階段以pH4~5最適宜。 李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