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騎行旅遊:環保健身兩不誤

  • 發佈時間:2015-06-24 00:29:35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些年來,隨著健康生活,低碳出行的生活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出門短途選擇步行,稍微遠一點選擇坐公交或者騎自行車。在去年蘭州在全市投入了多個公共自行車點後,又伴隨著交通擁堵的問題日趨嚴重,騎自行車上下班成了很多市民的首選。同時,伴隨著全民健身的熱潮,很多人也已經不滿足於把自行車當做一種代步工具了,而是更多的發展到生活休閒娛樂方面,騎行旅遊也影響了越來越多的旅行愛好者。

  低碳出行方便快捷公共自行車帶來生活新體驗

  蘭州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不經意間已快有1年的時間了,在這一年中,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騎行公共自行車的市民身影。他們中既有追求時尚的帥哥美女,也有“與時俱進”的中年人,還有“不甘寂寞”的老年人。公共自行車的投入使用已對蘭州市民的出行方式産生了影響。

  上午7點,家住八一陽光家園的蘇小姐準時來到小區大門口自行車租賃點。站在一輛自行車旁邊,她先用右手轉了一下車把,聽到清脆鈴聲後。她又彎腰認真用手使勁摁了一下車胎。感覺車子一切正常後蘇小姐從背包裏取出公交車卡,然後在顯示屏上刷了一下卡,隨著租車成功的語言提示,蘇小姐熟練地從車架上取出一輛自行車。看到車座有點高,她又擰動車座手架把車座降到合適高度。然後,跨上自行車向雁灘方向騎去。蘇小姐告訴記者,她上班單位在三森建材市場,説遠不是太遠説近不是太近,這些年上班一直乘坐公交車,順利的話用不了半個小時就能到單位。但近幾年道路經常堵塞,加之道路開挖不斷坐車時間一再延長。“有次光在五里鋪就堵了快一個小時,因為商場有規定的上班時間,結果自己遲到半個多小時,還被罰了款”,自從去年蘭州開通公共自行車租賃後,蘇小姐第一時間辦理了租車手續。“真的感覺非常方便!”每天只需提前半小時出門,然後騎車子20多分鐘就到了三森,常常到單位時還能提前幾分鐘。”不僅省錢還能鍛鍊身體“,蘇小姐笑著對記者説。

  同蘇小姐一樣,記者在排洪南路公共自行車租賃點見到一位青年男子,他告訴記者工作需要他每天奔波市區。原來不是自己開車就是坐公交車,可自己開車不是堵車就是找不到停車點,往往只需半小時就可走到的地方,開車轉圈找停車點反而要用上一個多小時。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路上。可明明知道步行節約時間又利於身體,就是因為生活習慣影響無法成行。他高興地對記者講:“雖然僅僅騎了一兩個月的自行車,但切身感受到了它的諸多好處,不僅省去了開車停車的麻煩,而且鍛鍊了身體,還節約了時間。除了以上好處,還有一件讓這位青年男子欣喜的事情,那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已經瘦了6斤多!以前為了減肥他去過不少健身館,錢沒少花可效果不是十分明顯。“想不到騎車子有這麼多的好處。”青年男子欣喜説道。

  騎車鍛鍊成常態長途騎行成為旅遊新方式

  騎行,作為一種健康自然的運動旅遊方式,不僅能節約旅遊成本順帶磨練意志,還能在途中充分享受旅行過程之美,一輛單車一套騎行裝備即可出行,簡單又環保。駛過顛簸的路途,穿越黑暗的隧道,在不斷而來的困難當中體驗挑戰,在遙遠的他鄉體驗風情,在旅途的終點體驗成功。

  家住西站的祝乃文今年23歲,他的騎行經歷已經有好幾年了,從一開始因為上班坐車不方便的原因選擇騎車後,慢慢愛上了騎行這項運動,“剛開始騎是真累,上班的地方單程20公里,一天騎兩個來回真有點吃不消,不過堅持堅持也就過去了”,祝乃文説,騎車最重要的就是毅力,自從慢慢適應並愛上騎車後,他和朋友們一起騎車去過興隆山、劉家峽、什川和蘭州周邊好多地方,下一步的計劃將是騎行青海湖。沒騎過的人永遠不會懂騎行路上留下的汗水、到達目的地後看到美麗風景的喜悅和滿足感,那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歷,祝乃文告訴記者,他最愛騎的是下坡,那種耳邊呼嘯而過的風同時伴隨著刺激的感覺很爽,在工作之餘,和朋友結伴一起,互相加油打氣,沿途分享著美景的感受,既鍛鍊了身體又領略了美景,而且還增進了朋友間的感情,這些都是他愛上騎行的原因。

  和祝乃文一樣,他的朋友紀讚輝也是名資深的騎行愛好者。他在上大學期間就騎車去過了青海、西安、長沙、桂林和武漢等多個地方,並且有多個地方都是獨自一人上路。紀讚輝告訴記者,“第一次騎是在朋友的邀請下去了青海湖,在騎車旅行中那種自由的感覺,哪的風景美就停在哪,不受拘束的感覺讓我徹底愛上了騎行”,“最滿足的是每到一天晚上騎到終點的時候那種勝利的感覺特別棒”。在記者問到獨自一人騎行時沒有考慮過會遇到危險以及是如何堅持下來時,紀讚輝説,“就有一個信念,肯定能騎到,也一定要堅持,不管多困難,已經上路了就一定要騎到目的地”。據紀讚輝説,他的下一個長途目標是騎行西藏,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週末也會和朋友或者騎車俱樂部的成員一起到周邊或者山上去騎車,“我在騎行途中認識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俱樂部也會週末組織活動,現在騎車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單車俱樂部活動不交會費且費用AA

  通過祝乃文與紀讚輝的介紹,記者也來到位於西站的一家單車專賣店,據他們講一般的單車專賣店都有各自的俱樂部,也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時交流車子的性能品牌,以及平時自發組織一些活動。“報名、參加活動完全自願,不用交會費,登記一下就行。”據該單車俱樂部的老闆講,俱樂部幾乎每週都要組織一兩次活動,會員參加活動免費,他們主要負責組織聯絡和給一些路線建議,騎行中的一切費用自理或者AA,不會有強制消費。

  記者又走訪了其他的單車俱樂部了解,據五泉山附近的兄弟單車俱樂部成員董越説,雖然叫俱樂部,其實是一個非常鬆散的群體。不收取會費,不必成為會員,只是大家都會註冊一個賬號,在一個論壇上發發遊記。他們俱樂部就是有熱心的哥們兒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沒有所謂組織,更沒有專職的管理人員。在採訪中,很多騎行愛好者還提到,目前的城市道路並沒有給自行車留出足夠的空間。“機動車佔道太多了,副道成了停車場。騎行的空間太小。”

  在記者問到如何保證俱樂部組織的騎行途中的安全問題時,兄弟單車俱樂部的經理説,“其實騎行途中靠的是紀律保證路上安全。”車隊出行都有嚴格的騎行紀律,比如行進中在遇到減速、停車、拐彎、躲避、改變單雙列及遇到坑等障礙物時,前面隊員應及時做出相應手勢並向身後隊員傳達。據了解,騎行車隊都有特殊的手勢語,比如,手向上方高舉一下,表示前面有障礙,需要減速,手向上方高舉不放,同時握拳,説明要停車了。另外,為增加安全系數,一些大型的活動或者人數較多時,一般都是分成幾個隊,另外一些有實力的俱樂部還會請來後援車,在車隊前後“護航”。

  磨練意志改善記憶力騎行益處多

  據記者了解到,不論是對於記憶力較強還是較弱的人來説,騎自行車都具有提高記憶力的作用,這是因為,鍛鍊有助於增加體內腎上腺素水準,而大腦中該化學物質水準的提高對改善記憶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專家介紹,騎車(特別是用力騎車)可以改善與運動有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情況。騎自行車還是治療帕金森病有效、廉價的方法。並且,日常缺乏運動,是誘發致癌的不良行為之一。所以長期堅持騎自行車可增強心血管功能,尤其是有氧運動,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力,起到健身防癌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人人“高壓”又“缺乏運動”的現狀下,適當的戶外運動,會讓大家感悟自然、發現潛能並釋放快樂,通過健康休閒方式,可以緩解工作中的壓力,沉靜自己的內心,勞逸結合,真正將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記者何怡璇文/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