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共文化服務不能成“花架子”

  • 發佈時間:2015-06-19 05:32: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服務,如果成為福利式的行政性建設就會出現偏差。”“不能搞‘一刀切’的行政命令,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日前,全國政協部分常委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言獻策。

  近年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已走入百姓生活,但一些脫離實際的做法卻讓公共文化服務變了味。比如,農家書屋藏書品種單一、內容過時,基本處於荒廢狀態;文化活動室長期無人管理,開門也多是為了應付檢查,等等。

  再“好吃”的文化大餐,不合百姓胃口也是浪費;再“高大上”的文化設施,沒有好的後續服務也只是“空殼”。推進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相關部門真正地沉下身子,放下架子。

  首先,要摸清百姓實際需求。通過深入調研,結合當地實際,提供紮實服務,引導百姓追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讓公共文化服務成為“花架子”。其次,文化供給要避免“一刀切”。各地地域不同,文化需求迥異,相關部門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避免出現文化服務千村一面的情況;要通過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開展功能表式、訂單式服務。

  更重要的,還是要改革公共文化服務評價體系。衡量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的高低,不僅要看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造得好不好、多不多,更要看建好的設施百姓用不用。為此,要把群眾參與度作為公共文化項目建設的核心評價指標,將群眾滿意度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探索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第三方評價機制,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