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部門回應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熱點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1-22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晶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一張紮實的文化民生“施工圖”

  ——文化部等四部門回應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熱點問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關鍵性的制度設計,該《意見》如同一張紮實的文化民生“施工圖”,對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等做出全面部署。《意見》出臺能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怎樣的文化福利?誰來為公共文化服務買單?如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在1月21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回答了這些熱點問題。

   哪些公共文化服務免費

  《意見》明確,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工作,逐步將民族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納入免費開放範圍;推動科技館、工人文化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免費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

  《意見》還以附件形式一併下發了《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該《標準》是《意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

  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表示,《指導標準》制定遵循基本性、普惠性和動態性3個原則,從國情出發,以群眾實際文化需求為導向,界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保障範圍,主要圍繞讀書看報、收聽廣播、觀看電視、觀賞電影、觀看演出、參加文體活動和免費使用公共文化設施等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出了具體的項目、內容和指導標準,明確了服務範圍、程度和品質要求。同時,對公共文化服務硬體設施和人員配備提出了相應標準,為各地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體系提供指導和遵循。

  誰來為公共文化服務買單

  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共文化領域是財政預算安排重點支援的領域之一,支援公共文化事業是公共財政的應盡職責。從財政部到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將按照《意見》的要求,從5個方面做好財政支援公共文化的相關工作。

  首先是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據介紹,近年來,我國各級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增速很快。2014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達到了2753億元,比2011年增加了860億元。今後還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其次,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意見》附件中所列指導標準目錄尚需落地,財政部門下一步要配合相關的主管部門加快推進地方制定實施標準。

  再次,要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公共文化投入的支出責任。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遍佈全國城鄉,且建設主要在基層。我國的五級財政如何安排預算、怎樣確保落實,需要合理、科學地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責任。從這些年財政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支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的具體實踐做法來看,已經採取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措施。如在我國東、中、西三個區域,對西部、中部地區公共文化方面的資金投入,中央和地方確定了分擔的比例,東部省份主要是根據績效進行獎勵支援。這種方式很好地解決了中央與地方在支援公共文化方面的支出責任的問題。下一步,財政部將要結合《意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規範中央和地方支出責任的劃分。

  此外,要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標準化、均等化,對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就需要上級政府多承擔一些支出責任,需要設計好對這些區域的轉移支付制度。

   如何針對特殊群體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楊志今表示,將根據《意見》精神,制定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編制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專項規劃,結合貧困地區實際策劃文化惠民項目,推動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務的陽光照耀到所有的貧困地區,特別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所有偏遠的角落,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福利。”

  “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我們將在編制相關規劃、制定相關政策時給予特殊支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表示,支援將包括提高少數民族語言節目譯製、製作、播映和傳輸覆蓋能力,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及雙語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和文藝作品的創作,推動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有關重點項目加快落實等。

  如何實現“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要規模適度,功能優先,經濟適用,避免出現貪大求洋、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王威提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要實行監管並重,不僅要建好,管理也要跟上,要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運作管理服務標準體系,規範各類公共機構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切實發揮效益,還要重點支援直接貼近基層群眾的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資源統籌,提升投資效率,“把好鋼都用到刀刃上”,服務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

  《意見》中還提出,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群眾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目錄,開展“功能表式”、“訂單式”服務。對此,楊志今表示,將通過建立動態監測和績效評價機制,引入社會第三方開展公眾滿意度測評,把基層群眾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通過督促檢查,對公眾滿意度較差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對好的做法和經驗也要加以總結、推廣。(經濟日報記者 金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