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斬斷窮根”是民生之首——貴州省全力脫貧攻堅紀實

  • 發佈時間:2015-06-18 10:1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省份。

  貴州,是全面小康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方。

  貴州作為全國扶貧開發的主戰場,能否在2020年破解貧困,事關全局。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國家扶貧戰略,突出“把産業扶起來、把教育提起來、把路修下去、把‘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人口搬出來,對‘兩無’貧困人口政策性保障兜底”重點工作,有序實現貧困縣、貧困鄉(鎮)“減貧摘帽”,貧困村出列,貧困戶脫貧,脫貧人口收入持續增加,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發展

  ——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要以決戰貧困、同步小康的決心打好扶貧攻堅這場戰役

  貴州在脫貧的道路上困難重重:全省還有600多萬貧困人口,每人平均GDP不足800美元,何談小康?山連著峰、溝挨著壑,怎麼發展?近600萬農民外出務工,村是空殼村,人是留守人,難題怎麼破……

  省委書記趙克志曾經在很多場合説自己就是貴州最大的扶貧辦主任,扶貧是貴州的頭號民生工程。

  跳出扶貧看扶貧,最大的扶貧是發展,最深的動力在改革。省長陳敏爾説,發展是第一要務、扶貧開發是第一民生工程,要堅決打贏扶貧開發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

  近年來,貴州對外的聲音日益響亮,“走遍神州大地,最美多彩貴州”的廣告沒有一天停止過,MV“貴州茶香”時刻縈繞在耳邊,農業園區的招商工作在全國各地輪番登場,優異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客商匯聚貴州,幫助貴州,助力貴州。

  如今,貴州在喀斯特地區成功探索出種草養畜的“晴隆模式”,奏響扶貧開發、石漠化治理的“生態牧歌”;分佈在雲山霧繞間的600多萬畝茶園,已成為貴州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農民一畝茶園的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最高可達到8000元。産茶區應運而生的大批加工企業,帶動約50萬人就業。

  精準

  ——幫扶到戶,措施到人,幫助每一個貧困戶“斬斷窮根”,走出一條可持續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改革創新添動力,精準扶貧則是扶貧工作提質增效的關鍵之舉。作為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貴州開始重新掂量扶貧。今天,扶貧之於貴州,不是一項工作,而是全局和戰略;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民生之首、發展之要、趕超之策。

  “貧困的人家在哪?細看細問‘瞄靶子’,瞄得精細又準確,找準對象好下米。貧困的原因在哪?分類分別‘梳辮子’,梳得精細又準確,因人施策胸有底……”這首朗朗上口的“精準扶貧十子歌”,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唱響在烏蒙深處的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

  貴州,在精準扶貧上做足了功課。貴州精準扶貧的管道,就是集團幫扶、黨建扶貧、同步小康駐村幹部等。去年年初,貴州省就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和大學畢業生、農村知識青年55864人,組建成11590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開展幫扶工作,實現了全省貧困村全覆蓋。

  準在機制創新。2014年,貴州對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不具備新型工業化發展條件的關嶺、紫雲等10個縣調整綜合測評辦法,取消GDP考核指標,加大農業發展、旅遊産業發展、就業與收入、生態環境等類別考核比重。制定了新的《貴州省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推動貧困縣工作考核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産總值向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

  準在對象明晰。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細分扶貧對像是第一步。2014年,貴州完成了9000個貧困村、278萬戶、745萬人的資訊錄入工作,為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措施提供了準確依據。

  準在立足實際。貴州系統推進扶貧生態移民工程,確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2014年全省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7.2萬人。

  準在措施到位。精準扶貧對象戶確定後,將扶貧發展資金與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掛鉤,各地開始逐戶量身定制脫貧良策,實施結對幫扶、産業發展、教育培訓、危房改造、生態移民、社會保障“六個到村到戶”。

  實效

  ——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

  長期以來,路不通,思路也不通,貴州農村大多種玉米,越種水土越流失,越種越窮。山人自有山人計。近年來,貴州立足山地資源稟賦,通過建設高標準的農業示範園區,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加快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大省。

  2015年伊始,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副省長陳敏爾説,貴州“5個100工程”建設中,只有農業園區建設上不封頂,地方有能力的話,建的越多越好。

  如今,貴州200多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成為龍頭,200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引領發展,2萬多家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戶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今年,貴州農業園區數量將達到350個,完成投資800億元以上,實現總産值1000億元,總銷售收入800億元。

  什麼賺錢種什麼,什麼賺錢養什麼。瞄準市場需求,貴州加快推進農業園區建設,做大做強煙草、蔬菜、茶葉、精品水果、特色小雜糧、中藥材、特色養殖等重點産業。2014年,糧經作物面積比達41:59,非糧産業增加值佔第一産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80%。

  走進六盤水市天刺力集團生産車間,讓記者感到驚嘆:小小刺梨竟可以做出大産業。該公司研發生産項目投入1.18億元,建成了6條生産線,主要生産刺梨果脯、飲料、果酒和刺梨高端健康品,是目前同行業中加工能力最強、産品種類最多的企業。項目達産後,年可加工刺梨鮮果15萬噸,産值達12億元。企業在獲得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刺梨種植20萬畝,11萬戶29.5余萬農民增收致富。

  改革帶來新事物。梵凈山下江口縣寨沙村楊元菊家,碰到金融扶貧這個新玩意。2013年底,縣裏推進生態移民,整村遷到山外辦起農家樂。楊元菊屬“沒錢戶”,縣裏為她做了擔保,省財政又為她貼息3年。如今,她家的農家樂年收入超過40萬元。

  一系列扶貧新政充分調動了各級幹部注重發展、關注民生的信心和決心,加快了扶貧開發步伐。4年來,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從1149萬人減少到623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33.4%下降到18%;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3153元提高到6218元;25個縣525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

  “第一民生工程”正托起山裏人的新夢想。為建成一個不含水分、老百姓得實惠、人民群眾認可的全面小康社會,貴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