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改革貧困縣考核機制 不看GDP,考核看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1-12 07:23:4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閱讀

  2014年10月,貴州取消對省內10個貧困縣的GDP考核,轉而增加農業、生態類指標的權重,欲借此引導各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跨越發展、後發趕超。新的“指揮棒”下,幹部怎麼看、如何干?記者進行了探訪。

  以GDP考核為主的增比進位是把雙刃劍

  2014年前三季度,貴州省GDP同比增長10.7%,增速全國第二,在新的經濟態勢下取得如此成績,難能可貴。而這背後,增比進位功不可沒。

  後發趕超,于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是貴州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主基調。在此背景下,2011年出臺的《貴州省市縣經濟發展水準綜合測評試行辦法》,對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進行分指標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排名,由此在全省範圍內形成了創先爭優、增比進位的濃厚氛圍。

  但是,以GDP、工業增加值為主要導向的考核辦法給不少縣市帶來頗多尷尬。以雷山縣為例,其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風情推動了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在農村建設、農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全省縣級綜合排名中,雷山的位置並不突出。還有部分縣市,生態環境脆弱、交通閉塞,並不具備發展規模工業的客觀條件。

  不可否認,增比進位是把雙刃劍,在促進地方政府幹事的同時,也帶來頗多隱憂。

  “原來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現在是有多少事要找多少錢。”貴州某縣一位縣級幹部陳立(化名)告訴記者,“在排位壓力之下,每個縣都搞工業園區建設、開工工業項目,致使政府債臺高築。黔東地區某縣,一年財政收入4.5億元,政府負債46億元。”

  黔中某縣一位幹部説:“縣與縣之間爭項目,開出土地、稅收、廠房等優惠條件,往往使企業在這個縣享受完頭幾年的優惠政策,又搬遷到別的地方去。”

  排位考核的壓力同時帶來一些數據造假的行為。黔西北某縣一名鄉鎮幹部告訴記者,“考核指標一級壓一級,到了鄉鎮,為了完成上級的考核指標,不得不虛報數字。以我們鎮的一家洗選廠為例,實際投資額是20萬元,但上報的數字是2000萬元;給農村安裝路燈,明明只有幾十桿,上報成了幾百桿。”

  取消GDP考核,意在引導地方政府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

  在生態紅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資源能源行業産能過剩的當下,不以GDP論英雄越來越成為社會的共識。

  在此背景下,貴州于2013年出臺《貴州省市縣經濟發展水準綜合測評辦法》,將全省88個縣區分為經濟強縣與非經濟強縣兩個類別,在降低GDP所佔權重的同時,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等方面的14個指標。

  緊接著,去年7月1日,新頒布的《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明確提出,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GDP考核。10月份,再次調整後的測評辦法將全省88個縣區分類由二類調整為三類,新增雷山、關嶺、紫雲、望謨等1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第三類,取消其GDP考核指標。

  取消GDP考核的這10個縣,多多少少有一些共性:經濟基礎薄弱、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交通區位優勢弱等,可以總結為不具備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條件。從去年年終起這10個縣不再進行GDP、工業增加值等指標的測評,重點考核就業與收入(24%)、生態環境(20%)、農業發展(16%)、投資與消費(14%)等8個類別33項指標。

  在對10個貧困縣的考核指標體系中,農業發展和旅遊産業發展首次被單獨列入考核指標;同時,相較另外兩類縣,對貧困縣生態環境考核權重增加了一倍——從10%增至20%。

  對此,貴州省主要領導表示,要通過調整綜合測評體系,引導幹部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生産總值,追求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和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據貴州省林業廳廳長金小麒介紹,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在加快發展的同時,不同程度忽視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問題。“這次對全省各地實行區別化考核,特別是在提高生態環境類權重的同時,將涉及林業的營造林任務保存率和森林覆蓋率作為測評指標,將引導各級政府更加關注林業生態建設,推動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不考核GDP不等於不要GDP

  雖然取消了GDP考核,但是這10個貧困縣的地方官員壓力並未減輕,一種橫向比較的壓力接踵而至——在對10個貧困縣的考核指標體系中,就業與收入指標類權重最大,達24%。

  陳立表示,“不考核GDP讓我們更加為難,就業與收入權重加大,我們縣工業基礎薄弱,二産起不來,就業和收入很難增加。而從發展旅遊業來説,一個景區的打造至少需要5—10年,沒有投入就沒有産出。”

  考核指標中雖然取消了GDP,但支撐GDP的幾個關鍵指標仍在考核之列——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陳立説,“現在工業仍要按照以前的力度常抓不懈,但同時需要在生態保護上做得更好,項目引進把關更嚴,實質上是對GDP的品質和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考核GDP不等於不要GDP,這已成為大多數幹部的共識。關嶺縣農業局副局長張發友説:“不是説不發展工業,而是限制發展高能耗、重污染的傳統工業,轉走生態型工業之路,比如農産品深加工。同樣,現代農業、旅遊等産業同樣可以提高群眾收入,主要是見效快慢的問題。”

  雷山縣縣長袁剛表示,“雷山將著重抓好扶貧攻堅、生態保護、文化旅遊産業、特色農業和綠色工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決不拖同步小康的後腿。”

  考核體系所指,各縣一時爭先恐後。“新的測評辦法對經濟貧困、生態脆弱的關嶺縣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將引導關嶺跳出原有發展模式,轉而在生態文明建設、山地特色農業、旅遊現代化等方面下深功夫。”關嶺縣委書記張本強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