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薛記燒餅:遊子念“故香”

  • 發佈時間:2015-06-13 02:32:1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悅暢

  “薛記燒餅”是河北省趙縣有名的“三寶”之一,俗稱“油酥燒餅”,又叫“石塔燒餅”,因打燒餅的主人居住在趙州陀羅尼經幢(俗稱石塔)腳下而得名。是趙縣獨有的風味小吃,趙縣石塔村薛家8代祖傳,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相傳在清朝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入趙州境內,與清軍在巷內激戰時,有一太平軍受重傷倒在了薛家大門口。薛家在城內是大戶,頗講禮儀,祖上憐其痛愛其勇,便秘密在家救治。這兵士原是洪秀全家的面點禦廚,有打燒餅的絕活,便報答于薛家,使這太平天國的國宴面點成了今天的薛家燒餅。還有一個傳説,古時候趙州城裏有一薛家燒餅鋪,就在經幢附近。這薛家燒餅本是祖傳,做工精細,香酥可口。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開張時,總發現少了一些燒餅,薛掌櫃心裏納悶。有天夜裏,他躲在暗處想要看個究竟。三更時分,忽聽“咕咚”一聲,店舖門開了,一個年輕婦人走了進來,輕輕打開屜子,拿起一個燒餅大口大口吃起來,又拿了幾個才離開。薛掌櫃暗暗跟在婦人身後,見那婦人徑直奔向經幢,眨眼就不見了。第二天,薛掌櫃發現這經塔的石座上有一浮雕,雕著一扇半掩的門,門裏露出半個婦人的身子,長相和昨夜偷吃燒餅的婦人一模一樣。薛掌櫃越看越生氣,回到鋪裏取來砍柴斧頭,幾下子就砸下了婦人的雙腳,從這以後,薛家燒餅也沒再丟過。

  薛記燒餅是用油紙包裹的,跟柿餅差不多大小,金黃色的一包五個,打開來滿滿的都是溫飽感。百年來口味不過甜、鹹兩種,甜的點紅,鹹的點芝麻。油酥香軟,甜而不膩。打燒餅是苦差事,和面、搟餅、擦瓤面、加糖、包圓、再搟餅、入烤盤、點紅、入烤爐、翻三次、上兩回油,每天重復上百次,不知道現在還會不會有人願意那樣一招一式地做下去了。“馬油發澀,豬油發膩,牛油結塊,驢油發酥”,小時候吃到的還是自古的味道,現在的人們卻早不愛吃驢油了,打燒餅也改用了植物油。

  竊以為,故鄉于遊子,更多的是“故香”。那故鄉的煙火味道,使我在異鄉的繁華和辛苦裏,得以安枕了無數個夜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