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CPI持續走低 繼續降息降準應慎重

  • 發佈時間:2015-06-10 02:32:0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宏觀大勢

  5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都在説明,此前的降息降準對提振經濟效果仍然有限。中國已經顯露出流動性陷阱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決策層面應該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考慮進一步的降息降準。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昨日公佈數據顯示,2015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2%。1-5月CPI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漲1.3%,同比漲幅低於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05個百分點;低於今年物價控制目標1.8個百分點。創下年內次低點。

  而根據6月8日公佈的外貿數據顯示,前5個月進口下降17.2%,貿易順差1.33萬億元。另外,5月份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合計影響本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總水準同比下降約2.9個百分點。

  一系列經濟指標已經顯露出,目前經濟低迷下滑的主因是內需消費不足。CPI和外貿出口兩個重要經濟指標凸顯中國國內需求嚴重不足,PPI環比的下降説明製造業動力仍然匱乏,這些已經成為制約穩增長的主要原因。從前5個月CPI持續低迷看,今年也許不是關注物價控制目標能否完成,實際利率是否為負利率的問題,而是要重點關注內需嚴重不足的問題。

  提振內需,刺激消費,已經是應對此輪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最重要最迫切措施。按理説,物價走低給貨幣政策施展拳腳預留了較大空間。繼續降準降息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市場上對於繼續降息降準、呼籲中國式量化寬鬆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應該説,市場對於未來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依然很大。

  但是,經過去年以來的多次降準和兩次降息以及央行罕見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再貸款投放貨幣信貸,市場流動性並不缺乏。股市持續日成交量在兩萬億元以上,上海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維持在低位。是否有必要繼續降準降息,值得商榷。

  有觀點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流動性陷阱,即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準降低到不能再低時(接近零利率),此時無論貨幣數量如何增加,利率也不會再下降,致使擴張性貨幣政策無法刺激銀行放貸、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導致貨幣政策失效。由於利率太低,人們寧願持有現金,在流動性陷阱下,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無窮大。

  儘管貨幣政策傳導至經濟主體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從去年年底就開始的貨幣寬鬆政策起始,到如今5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都在説明,此前的降息降準對提振經濟效果仍然有限。中國已經顯露出流動性陷阱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決策層面應該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考慮進一步的降息降準,比如觀察一下兩次降息降準滯後效果如何、觀察一下6月份物價走勢如何等等。

  當然,對未來經濟仍然不必過度悲觀,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紅利正在釋放,貨幣信貸作用也正在逐漸釋放;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一部分投資者在股市裏賺到的錢正在用於住房、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上。因此,對內需消費的刺激或許6月份後會出現轉機。加上核心刺激的房地産正在以較快速度復蘇,其對內需經濟的提振作用,6月份將顯露出來。

  總之,針對5月份CPI繼續走低狀況,應該説短期市場不必對貨幣寬鬆抱有太大的預期。只有等待此前的貨幣流動性釋放真正灌溉至實體經濟中去,進一步的降息降準才有可能。

  □余豐慧(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