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銀行,新概念新玩法

  • 發佈時間:2015-05-22 07:31: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拿到多少融資不是你的財富,你拿到多少融資,你將來就要10倍、20倍的把這個還回去,風險投資的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如果大家能夠從銀行貸款的話一定要從銀行貸款,千萬不要拿風投的錢。”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最近在哈佛中國論壇上進行了主題演講,“痛説革命家史”,奉勸大家在最好的創業時代發揮自己的能量。

  銀行業與風險投資業,本是金融領域兩個不大相關的行業。與銀行不同,風險投資與銀行對於“風險”的理解有著很大不同,兩個行業出發點的不同造就了本質的差別。最近,越來越多的銀行紛紛成立了科技分行或是專門的科技部門,來支援小微企業的發展。

   銀行VS風投 誰更能提高金融效率

  “金融應該在技術創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研究員趙昌文説,中國産業現在面臨特殊任務:産能過剩、傳統産業轉化升級。基於這樣的産業背景,科技創新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認為,過去中國的金融是抑制的,由於活力不足,抑制了創新。“但從現在來看,更多的金融創新,不僅僅是活力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如何提高金融的效率問題。”

  事實上,金融體系包含了我們生活中所熟悉的方方面面,除了監管部門外,主要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而從體量上來講,風險投資業僅僅是金融體系中很小的一部分。

  趙昌文説,在創新型科技金融體系裏,每一個金融的組成部分都要給予充分關注,而非僅有銀行。就是像美國前金融協會主席講過,從創新的角度來説,銀行似乎並不比資本市場更有效率,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更沒有效率。當然,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源資産佔據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既要把那塊做好,同時又要找到具有生産屬性的創業投資,為中小型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這些也至關重要。

  趙昌文解釋説,促進金融和科技結合,實際上是包括了政府部門、金融部門乃至全社會所共有的關於金融如何促進技術進步和新興産業發展的一些基礎性的共識。“如果我們要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納入到戰略目標的話,其實是否能夠找到一套為我們所共同接受的技術金融範式,直接決定了這個目標能否實現,這就是它的現實性所在。”

  傳統VS創新 銀行有哪些新做法

  傳統銀行在放貸審核上,比較看重財務資訊和硬資訊,企業要有好的財務數據和合適的抵押物。而投資機構的眼光與銀行不同,它們看重企業的非財務資訊和軟資訊,如企業的技術、産品、行銷模式和競爭對手等因素,以便在評估其潛在風險的同時,發掘其潛在價值。

  科技型企業的高新技術在轉化為生産力時總是缺少有力的金融支援。“通過創新金融服務,加速高新科技向産業發展的優勢轉換,應是當地銀行業科技金融未來堅持的方向。”浦發銀行天津分行負責人這樣表示。

  在最近天津市金融局、智慧財産權局、人行天津分行、天津銀監局聯合發佈《關於2014年天津市專利權質押貸款有關情況的通報》,浦發銀行

  天津分行在發放筆數和金額上,均排名本市同業第一名。

  “專利權質押貸款是浦發銀行天津分行針對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出的一項特色産品。通過專利權質押這一創新的擔保方式,解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抵押品不足的問題,為企業發展注入資金支援。此業務豐富了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手段,突破了以往傳統擔保模式下想做又不能的業務枷鎖。”浦發銀行天津分行介紹。

  此外,浦發銀行天津分行下屬浦和支行還與有關部門簽署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金合作協議。科技型中小企業一直飽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為了不斷健全信用貸款支援體系,政府部門安排專項資金,用於配套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金,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據介紹,“科技金融創新特色支行”,是浦發銀行科技金融體系的重要佈局,支行的重點工作是科技企業市場開拓、産品推廣、客戶培育,通過積極聯合政府、投資機構、券商、擔保、保險、協會商會等外部合作機構,共同建立科技企業服務生態圈,為科技企業提供成長全程、跨界的優質金融服務。

  除了浦發銀行,各個商業銀行都紛紛退出了自己的科技銀行業務。而我國現有的三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業務各有側重,或多或少都提供一些支援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從數據角度來看,對科技創新支援力度最大的是國家開發銀行。截至2011年末科技貸款餘額1416億元,僅佔其全部貸款餘額的2.6%,科技貸款中,科技中小企業貸款僅佔比11.7%。截至2011年底,中國進出口銀行科技貸款餘額為714.24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比重僅為5.2%,科技貸款中,中小型科技企業貸款佔比僅為6.9%。從這個角度説,科技型企業仍有大量空間可以獲得更多支援。

  給錢VS支援 深層次結合怎樣做

  銀行的錢和風投的錢,哪個更好拿?或者説,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哪個成本更高呢?

  這一直是企業的困惑。政府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所説:“你拿到多少融資不是你的財富,你拿到多少融資,你將來就要10倍、20倍的把這個還回去,風險投資的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如果大家能夠從銀行貸款的話一定要從銀行貸款,千萬不要拿風投的錢。”當然,劉強東還不忘補上一句“當然話又説回來了,作為創業者,你一無所有的時候,銀行是不貸款的,所以沒的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找投資人。”

  近年來,銀行金融機構在積極推進金融與科技的深層次結合,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成長、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但在當前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形勢下,以銀行為主的科技金融支援體系尚存在諸多不足。科技貸款覆蓋面較窄,銀行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偏少、條件偏高,大部分資信水準稍差或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優質科技型小微企業很難與大中型企業競爭獲得銀行信貸;科技金融産品創新不足並受到一定制約;銀行尚未找到能夠有效解決資訊不對稱、控制信用風險的方法,風險管控水準仍有待提升;間接融資之外的金融市場還不能滿足科技型小微企業市場融資的需求。

  對此,趙昌文認為,不同的金融體系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績效是不一樣的,所以要選擇合適的金融支援方式。他認為,下一步政府對科技金融的支援,應該是為市場創造環境,而不是提供資金。金融制度是軟性的基礎設施。“我覺得關鍵是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通過市場準入,讓銀行體系的活力進一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也要進一步的完善,在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之間加強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