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IDG密謀達令回國上市 或再造暴風科技神話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雨思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記者 李雨思)19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正在謀劃第二個VIE網際網路企業回國上市,此舉一旦成功,或再現暴風科技的股價神話。

  今年3月24日,暴風科技登陸創業板,從發行價7.14元/股一直飆升到5月14日的最高278.15元/股,期間經歷了34個漲停,創造了A股新股連續漲停的紀錄。

  熊曉鴿此次籌劃的是移動電商達令公司。早在去年8月,他就曾高調指出,未來值得的投資的有四大領域,即移動互聯網、新能源、健康和娛樂,在成功將PC端網際網路公司暴風科技送回國內資本市場後,他已經急不可耐地要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再施身手。

   納斯達克魅力下降

  多年來,由於納斯達克對公司上市沒有嚴格要求,許多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將海外上市作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步,但境外上市公司的中國子公司屬於外資企業,按照相關政策法規禁止經營某些業務,如網路廣告、網路視頻等,很多公司只得採取VIE架構(在國內被稱為“協議控制”)進行規避。

  但隨著中國股市的日益火爆,許多當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公司現在只有羨慕嫉妒同行的份了。

  以暴風科技為例,5月19日收盤價273.46元/股,市值約為327億,而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的龍頭公司優酷馬鈴薯的市值約為237億,同在美國上市的迅雷市值僅有45億,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知名投資人劉峻告訴記者,美國市場估值偏低的情況在文化傳媒領域也同樣存在,比如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內地電影公司博納影業,目前的市值僅為41億元左右,而同時期在國內發展的華誼兄弟市值已經超過500億元。

  作為暴風科技操盤手的熊曉鴿早就看清楚了這一點,他在2010年就建議暴風科技回歸A股,這才有了隨後的解除VIE結構。很顯然,熊曉鴿想把這些經驗用在達令公司身上。

   電商回歸意義非凡

  之所以積極為達令公司站臺,在於熊曉鴿認為BAT的輝煌成就屬於PC時代,而未來是屬於移動網際網路的。

  據悉,達令公司就是其投資的移動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定位於“一手全球好貨”,致力於將海外新奇實用、性價比高的産品以直營方式帶入中國。

  實際上,網際網路企業回歸已漸成風潮。今年3月,宋城演藝就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26億元的價格收購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六間房此前尋求赴美上市未果,最後選擇解除VIE架構回歸A股;2011年赴美上市失敗的拉手網,最後也解除了VIE架構,於今年3月被三胞集團收購,未來有望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團購企業。

  5月7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部署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境內上市。

  劉峻指出,以前很多企業去海外上市,除了盈利門檻沒有限制就是估值較高,現在國內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估值水準,都佔據了天時地利優勢,大批網際網路企業回歸也有其必然性。

  上述公司或許還不能代表網際網路企業回歸的趨勢,畢竟它們是赴美上市失利,但達令公司的回歸就具有標誌性意義,它一旦登陸國內資本市場,或許會帶動一批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回歸國內。

  “應該説美國資本市場對電商還是比較偏愛的,阿裏、京東的順利上市,唯品會的市值從16.6億飆升到目前的900多億,都能説明這個現象。如果達令決定放棄這樣的市場回國,只能説明國內的發展潛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讓它比美國市場更加充滿想像空間,而達令無疑想把握住其中的機會。”劉俊説。

暴風集團(30043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