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海陽研發反射型聚光光伏新技術 引領光熱發電新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5-18 08:19: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易 林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海陽農業園的RCPV熱電聯供項目設備。資料圖片

  政策釋放利好,光熱發電前景日漸明朗

  繼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並把光熱發電編入發展規劃後,國內光熱發電的市場前景已日益明朗。

  今年3月20日發生在德國的日全食導致的大面積跳閘事件,業界仍然記憶猶新。當時,這個光伏發電量超過3.9萬兆瓦的國家的電網遭受了一次嚴峻考驗。外界普遍認為,未來的太陽能應用趨勢將是光熱發電,或者是“光伏+儲能”,如果政策激勵到位,“十三五”期間國內光熱裝機量將遠超預期。

  儘管受制于電價補貼方案尚未出臺等因素,國內光熱發電市場還未真正啟動,但目前的光熱發電行業現狀非常類似于2008年的光伏市場。從上游原材料生産到電站技術保障的産業鏈已經相當完善;同時,全行業申請建設光熱電站示範項目的熱情也空前高漲,目前的申請量早已超過國家規劃值。

  近日,由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陽”)主辦的中國第五屆光熱發電國際高層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與會專家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特別呼籲光熱企業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關注行業的“分母”,通過更多創新合作,共同做大市場蛋糕,同時還要在技術、工藝、人才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全面創新,迎接國內光熱市場的春天。

  該屆論壇設置的有關國內光熱發電市場現狀與展望的對話環節中,來自中科院電工所、中海陽等科研院所的領導和企業高層,分別就國內光熱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全方位把脈,希望通過“三管齊下”的方式加速國內光熱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即一方面在國內自建光熱電站,一方面推動光熱産品出口,與此同時再努力促進相關電價補貼政策落地。

  中海陽相關高層表示,為了實現“三管齊下”,國內光熱發電企業要做的是既要通過不懈努力,穩步推進光熱電站示範項目建設和産品出口,同時還要加速産業融合。目前無論是在光熱電站的投融資、設備製造、系統整合,還是在技術保障和電站運營等方面,都已具備了融合的基礎和前提,也只有把各種資源融合好、整合好,才有可能最終做大做強。

  “一帶一路”助推光熱發電國際合作

  “光熱發電無論在産業製造還是應用方面,都與‘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不僅有豐富的光熱市場、資源,還為光熱電站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交流平臺,有利於發揮各國在光熱領域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中海陽董事長薛黎明説。雖然中國光熱發電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對未來的發展前景薛黎明仍然信心滿滿,他説:“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現光熱發電市場的蓬勃發展。”

  當前,世界能源市場劇烈波動,各國能源發展面臨複雜局面。低油價對傳統化石能源帶來了巨大衝擊,同時也為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各國政府都紛紛致力於推動節能減排、開發新能源。其中光熱發電被廣泛看好,因為它對太陽能利用效率相對較高、穩定性強,不僅可以很好地和傳統化石能源相結合,還能有效解決煤、常規油氣、非常規油氣開採、運輸領域的資源浪費和污染問題。

  為推動光熱發電市場發展,服務“一帶一路”的能源體系建設,中海陽等光熱發電企業一直致力於推動光熱發電的國際合作,促進相關産品出口。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將成為中國光熱發電的重要目標市場。”薛黎明説。

  同時,能源産業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行業之一,目前正展現出由單邊向區域性合作的發展態勢,為中國新能源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帶一路”如日初升,能源互利合作大有可為。薛黎明認為,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外能源合作一定會取得更多成果,中國光熱事業也一定能夠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創新與融合是區域能源互聯發展的重要主題

  “能源網際網路”無疑是今年兩會以來的熱門話題,隨著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的召開,能源網際網路再次被廣泛觸及,進一步推動了能源網際網路從概念走向普及推廣和實際運營。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裏米·裏夫金描述的能源網際網路的美好前景,可以讓億萬人能夠在自己的家中、辦公室和工廠裏生産綠色可再生能源,並將可再生能源轉換成二次能源,通過分佈式採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結合網際網路平臺技術,實現億萬人的實時能源互聯和共用。

  目前,在歐美地區尤其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在絕大多數建築物上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小型可再生能源採集裝置,而德國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大規模推廣,除了具備強健的經濟基礎外,其大部分建築物在設計過程中就充分統籌預留了使用太陽能等分佈式能源的介面。由於我國的國情和建築物狀況不同,無法直接套用歐美的現成模式。

  薛黎明介紹説,近10年來,中海陽一直在進行不斷探索,2014年自主研發了太陽能融合應用領域中具備國際領先技術水準的反射型聚光光伏系統(英文簡稱RCPV),通過光熱槽式聚光鏡與高性能光伏電池組件相結合,構成“反射型聚光太陽能熱電聯供”系列設備,不僅成倍增加了高效電池組件所接收的光強,還同步提升了光電轉換效率;另一方面,倍率聚光所生成的熱量在導熱降溫的同時産生中溫熱水。這就是中海陽太陽能熱電聯供系統形成的基本脈絡。

  “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已是較為成熟的技術,加上中海陽將在2015年大規模應用推廣的RCPV太陽能熱電聯供技術,兩者結合將是未來5到10年分佈式能源的線下絕配。”薛黎明認為,清潔能源中的天然氣與乙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分佈式能源完美融合,實現熱電聯供,是現階段中國區域能源互聯的現實選擇。

  為了克服太陽能的時效性和能流密度低等局限性,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組合顯得非常必要,而清潔能源中的天然氣與太陽能完美融合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薛黎明説:“公眾對能源的本源需求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就是冷、熱、電、氣,如果把能源採集和消費聯動起來,並能從本質上優化而不是破壞人類未來的生存時空,就會讓能源變得更加智慧。未來的區域能源互聯應用,乃至全球能源互聯也是要在人類對能源本源需求的基石上穩健依序前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