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突破服務瓶頸之道

  • 發佈時間:2015-05-18 08:31:2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建峰

  在國際機場協會(ACI)第10屆亞太年會及2014年度服務品質(ASQ)頒獎儀式上,首都機場再次榮獲2014年度亞太區最佳機場第3名和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萬以上級機場第3名。自2011年起,首都機場已經連續4年居前3位。與此同時,首都機場還獲頒了2014年度機場服務品質認證(ASQA)證書,成為國內首座獲得ASQA認證的機場。

  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遇到瓶頸,但均有破解之道。談及首都機場如何突破服務瓶頸,筆者認為,雖然多年以來首都機場制定了林林總總的各種規章制度,但在落實的過程中不免走樣。對於如何真正嚴格照章辦事這一問題,應是今後下大力氣著重解決的。

  進而深究,是否我們嚴格照章辦事了,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呢?首都機場平均每天進出港旅客達20多萬人次,服務人員面對的問題五花八門,再全面的規章制度也不可能涵蓋所有領域,如果出現超出規章制度的怎麼辦?例如,有的問題不歸我管怎麼辦?有的問題可管可不管怎麼辦?有的問題超出了職權範圍怎麼辦?有的問題合情但不合規怎麼辦?這些都是規章制度無法涵蓋的。

  有沒有解決辦法呢?我們常説解決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尤其服務面對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機器。因此,解決辦法就是要解決如何為這些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服務的問題。過去我們説做人要常懷仁愛之心,“仁者愛人”,如何愛,千差萬別。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物質水準提高了,社會的文明程度並沒有提高多少。北大教授錢理群曾説,現在大學培養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所以,究其實質,我們與國際上先進機場的差距不是在硬體上,不是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上,而是在社會整體文明程度上。文明素質提高了,常懷仁愛之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當以往服務出現問題的時候,常是在一個解決問題的臨界點上。也許按規定來,沒什麼問題,但是旅客不滿意;如果超出規定,也許就會很好地解決問題,服務上升到一個新境界,這考驗著每個人的修養與素質。我們乘坐國外優秀航空公司的航班與搭 乘國內航班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國內航班服務人員注重程式,國外航班服務人員注重與旅客的交流。到底哪個感覺更好,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差距。

  評比是一個量化的過程,既要從評比中找到差距,又要超越評比,將著眼點放在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上,讓每位旅客真正感到機場溫暖如家,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仁愛之心。仁愛的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需要持久的培養與學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