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神秘中民投,也是蠻拼的

  • 發佈時間:2015-05-07 04:29:25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群

  2015年4月27日,中民投與盧森堡國際通航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合作進行全球公務機産業鏈收購。

  通用航空是中民投的重要投資板塊。去年11月,中民投收購民生國際通航61.25%股份,而後者在全資收購亞聯公務機後成為亞洲最大公務機託管運營商之一。

  中民投的這一最新動作,延續了其誕生以來的一貫風格,行事低調,但目標專注。圍繞設定的重點板塊,少有的幾次公開披露,手筆次次驚人。

  如深潛于大洋中的一頭巨鯨,沉默、緩慢,偶爾浮出海面,噴出數米高的霧柱,洪聲震耳。在“低調”與“高調”之間切換跳躍,龐然“中民投”,就是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存在。

  它的全名,叫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高調與生俱來。成立已聲名沸騰,首家“國字號”民營投資集團,全國工商聯牽頭、國務院批准,註冊資本500億元,欲打造“中國的摩根大通”。

  低調似是底線。媒體蠢蠢欲動、業界翹首以盼,它卻“神龍見首不見尾”,容貌形狀,只是靠口耳相傳的一鱗半爪。

  它風格內斂,成立後甚少公開亮相,九大板塊與海外雙平臺,胃口幾何,誰也説不清;卻手筆驚人,總部落座上海黃浦的南外灘新金融核心地段,一分鐘競得董家渡黃金地塊,並購公務機公司對戰巴菲特,聯手賽領資本拓展境外投資……

  天下熙熙攘攘,只按自己的頻率行事。凡此種種,皆讓世人慨嘆:中民投,太神秘!

  從史玉柱微網志最初披露中民投破繭待發,到如今將滿一年,如果將為數不多的中民投亮相的片段串連起來,或許可以重新認識這家“國字號”民企的神秘面目。

  數字“5”和“9”

  也許只是巧合。

  如果關注中民投,或許不難注意到,數字“5”和“9”,如此巧合地反覆出現:2014年5月9日,中民投在上海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組織、由59家知名民營企業發起設立。這家身份獨特、史無前例的大型投資公司,披露了9大業務板塊,包括中民新能源、中民鋼鐵聯盟、中民礦産物流、中民嘉業、中民物業、中民國際通航、中民國際、中民投資本、中民歐洲資本。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崇尚“奇數為陽”,“5”和“9”這兩個數字,則更帶著高貴的特殊意味。《楚辭·九辨》序中説:“九者,陽之數,道之綱紀也”,“九”還因諧音長長久久的“久”,在民間視為最高境界;相對於“9”是“陽數”中最大,“5”則是“陽數”中居中的,有調和之意,傳統文化中的五行、五方、五色、五穀等,無不由此衍生。“9”和“5”兩個數字組合,既尊貴又調和,意頭甚好。

  當然,按照商界約定俗成的規則,即便真是刻意設計的吉祥意頭,也是只可意會。但從一再出現“5”和“9”這兩個飽含圓滿和諧寓意的吉數看,可以感受的是,與一般的民企起勢于草根、在混沌中摸索的路徑不同,這家民營經濟的企業,一開始就胸懷遠志。不是什麼“小舢板”,而是一艘精心打造、體量龐大的民營“航母”,在啟航時就有著遠征四海的雄偉藍圖。中民投公開資料顯示,其經營範圍包括股權投資、股權投資管理、商務諮詢、財務諮詢、實業投資、資産管理、投資諮詢,對外公佈雄壯願景:“引領民營資本投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將打造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産融集團”。

  金外灘“新貴”

  南外灘,外灘金融集聚帶綿延以南,北接老外灘、東望陸家嘴、俯瞰黃浦江。根據“南外灘地區規劃”,南外灘將分為濱江公共活動帶及金融活力帶、董家渡金融核心、十六鋪金融核心三部分。南外灘姓“金”,實至名歸。

  2013年,中山南路100號,佇立起該地區首棟超甲級辦公樓——金外灘國際廣場。站在樓內放眼望去,百年外灘一線江景一覽無余,外灘萬國建築群、陸家嘴現代建築群皆入眼底。大樓開發之初就有明晰定位:打造國際金融商務平臺,要吸引國內外大批優質金融企業進駐,成為“外灘金融集聚帶”上的一顆明珠。

  2014年,金外灘國際廣場高區的23樓“明珠有主”,進駐的不是別人,正是中民投。

  花落金外灘,與中民投屬意“金融”的戰略重點關聯密切。中民投對外披露,將逐步打造“全牌照金融平臺”,通過持股和控股,實施純粹性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戰略管控。據中民投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確定了“新金融”理念,將結合直銷銀行、網際網路金融等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通過“投貸聯動”、“股債聯合”、仲介服務、不良資産處置、資産管理等業務模式,在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基礎上建立新的商業合作模式,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建立資本市場與股權投資基金業務模組,打造國內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如果説59家股東的資本投入是啟動時的爆發力,那麼中民投發展的持續動力,則將來源於玩金融帶來的杠桿撬動。

  值得玩味的是,與金外灘國際廣場隔著一條中山南路的,是五大國有銀行之一、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的所在;不遠處,是上海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由多産業逐漸走向“投資集團”定位的復星集團。

  在根基牢固的傳統金融業代表與實力雄厚的新興投資巨頭近旁,中民投的這種擇鄰之舉,于無聲中,霸氣透露。在南外灘,中民投這支金融業“新貴”,已經淡定落座。

  一場“超級眾籌”

  在與中民投相關的場合,“工商聯”被高頻率提及。

  2014年8月21日,中民投成立,儀式簡短,卻高朋滿座。揭牌成員中,就有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全哲洙等。也正如中民投的主要負責人一再重復的:“依靠全國工商聯”、“沒有全國工商聯,就沒有中民投”。

  中民投與工商聯的淵源發軔于2013年全國“兩會”。數家大型民企向全國工商聯建言,設立一家全部由民間資本組成的大型投資公司。工商聯不僅同意,而且很快開始牽頭籌備。籌備工作小組的正副組長,均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時任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如今中民投的總裁李懷珍也是其中一員。

  2013年5月,董事長董文標在接受專訪時曾意味深長談及一個設想:“中國100家大型民營公司,每家民營企業出1個億,就是100個億,成立一個中國民營企業投資公司,也是一個很強大的民間外交平臺。”儘管此後付諸實際的參與民企數據有所變化,但不難想見,彼時,中民投這個民企抱團的實體已在悄然孕育。

  近年來,大眾力量共同籌集創業資金的眾籌模式,從國際上傳入國內,開始流行。中民投的聯合組建,也帶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有所不同的是,這不是勢單力薄的一個個自然人“零錢湊整”,而是數十家實力雄厚、經驗豐富、人脈廣博的重量級民營企業抱團。資料顯示,中民投59家參股股東均為大型民營企業,涉及機械製造、冶金、資訊科技、資産管理、環保、新能源、電力、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是各自領域的行業龍頭,參股或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參股企業資産總額近1萬億元。

  中民投總裁李懷珍説,中民投的股權結構,股東持股比例最高不超過2%,即10億元,最低不少於0.6%,即3億元,“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使大家必須委託職業經理人或專業人才進行管理,有利於發展”。

  把團結聚力的效應發揮到最大,把群龍相爭的可能降到最低。中民投也是蠻拼的。

  民營資本2.0的野心

  在中民投的血管裏,流淌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摸爬滾打而來的一代民營資本的奔騰血液,這些參股股東,聚到一起,出錢、出人、出資源、出經驗、出管理,都是要闖出一片新天地、幹出一番大事業。

  如果説從零開始、發展壯大的第一批民營經濟是1.0版,那麼這個抱團發展體量巨大的“國”字頭民營集團,堪稱2.0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2.0版民營資本,中民投“野心”不小。董文標説過,這家公司將發揮國家品牌、資源整合、資金實力、綜合經營、管理輸出等綜合優勢,優選重點目標行業實施戰略整合,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的商業模式。

  産業整合,是中民投商業模式的核心特色。根據中民投的計劃,將把握當前有利時機,打造頗具規模的清潔能源提供商;借鑒亞洲金融聯盟成熟商業模式成立“鋼鐵聯盟”,打造涵蓋原材料採購、貿易及鋼材銷售的綜合性鋼鐵服務集團;推進成立船舶投資基金,為船舶製造提供高附加值服務。

  而在産業戰略投資方面,中民投的目標包括,依託強大産業資源與金融資本優勢,打造中國領先的高端實業投資商與城市運營商,打造中國特色的公務機服務産業鏈,建立最貼近民生的物業服務管理平臺。混合投資方面,將利用産權交易、定向增發等方式逐步介入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特許經營領域,投資優秀國有企業,在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高額回報。

  與更多是從中國市場的開放中開掘第一桶金的1.0版民資相比,2.0版的民營資本,誕生之時恰逢中國資本向外走的時代緯度。於是,海外投資成為這一代民營資本與生俱來的最大本能衝動。設立時,中民投對外公佈,將以中民歐洲資本(倫敦)和中民國際(香港)為平臺,通過境外發行低成本債券、開展與境外金融機構深層次合作、積極參與海外投資機會、引進國際知名投資機構、推動成熟項目在境外上市等方式,提供跨越式發展機會。

  中民投的“野心”,同時也包含了一層時代機遇和2.0版民資的代際責任——協助民營企業建立國際網路,開拓國際市場;同時,積極從國際上引入國內相對薄弱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如新能源、高新技術、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等項目,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正如董文標一直挂在嘴上的:“實現民企發展與産業升級的統一,實現公司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得道者多助,以國家戰略為己任,或許是中民投籌建迅速順利,頗得官方支援的重要原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