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債券首單違約敲響剛性兌付警鐘

  • 發佈時間:2015-04-24 06:14: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違約事件發生的幾率提高,個案性金融風險時有發生,過去兜底式的清算方式逐漸轉變,即由過去的“剛性兌付”逐漸演變成讓市場秩序來主導

  市場廣泛關注的國企債券違約“首單”最終坐實。4月21日,有央企背景的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由於公司2014年度發生鉅額虧損,資産負債率急劇上升,融資能力喪失,資金枯竭,雖經多方努力,仍未籌措到付息資金,因此未能按期兌付8550萬元利息。

  新能源領域巨虧

  《經濟日報》記者從該公司官方網站了解到,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以生産電力變壓器為主導産品的大型現代化高科技電力裝備製造企業集團。其前身為保定變壓器廠,2008年正式成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成員企業。主要經營變壓器類産品、輸變電配套産品、光伏及風電設備等,是國家級的輸變電重大裝備製造基地,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業集團。

  此次出現違約的“11天威 MTN2”債券,于2011年4月21日發行,2016年4月21日到期,發行規模共計15億元,債券利率為5.70%,本期應付利息8550萬元。違約發生後,主承銷商建設銀行方面表示,將持續督促企業及時披露資訊並全力籌措償債資金,落實債券違約後的投資者權益保障措施,協商處理後續賠償方案和違約支付安排。

  另據天威集團4月14日發佈的風險提示公告,2014年合併報表累計利潤總額-1014028萬元,同比增虧377730萬元。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新能源行業市場萎縮,産能過剩、産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收入成本倒挂現象嚴重,部分新能源公司處於停産狀態;二是基於謹慎性原則,對合併會計報表範圍內相關資産計提減值準備834131萬元,同比增加減值302208萬元,對公司利潤産生重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公司年度經營性虧損均來自於新能源産業。

  “投資策略失誤是天威集團虧損的主要原因。”據相關人士介紹,“巨虧主要源自其涉足的新能源領域。自涉足新能源業務以來,天威集團投資了多個光伏業務平臺。但面臨市場壓力,多難以為繼,停産甚至破産,計提鉅額減值準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公司的‘老本行’變壓器和輸變電等業務發展較好,但已經難以彌補新能源領域的巨虧。”

  中誠信國際研究部總經理張英傑説,“實際上早在2014年9月,該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債務償還將在很大程度依賴於股東支援,而從去年其母公司兵器裝備集團曾以債權人身份對其起訴來看,依靠股東兜底的可能性也不大。”

  對市場衝擊不大

  “不太可能發生大面積恐慌,對市場衝擊有限。”招商證券債券研究員孫彬彬分析,“天威集團的信用風險暴露由來已久,市場發酵時間很長,從去年以來就已經因行業不景氣而利潤大幅下滑,評級機構在此之前已經由發行時的AA+多次下調信用等級,相關報道和解讀也有很多,因此違約風險已被揭示,市場應該早有心理準備,這次的公告只是印證了之前的推斷。”

  張英傑認為,在國企改革的背景下,該公司有可能最終依靠重組或者部分資産的出售來償還債務。

  事實上,今年的ST湘鄂債、佳兆業等違約事件都屬於個案,呈明顯的“離散型、非區域性、非系統性”特點,加上流動性寬鬆的宏觀背景,對信用體系的衝擊是比較小的。孫彬彬説,相較而言,真正比較典型的信用違約爆發主要集中在2011年,以及2013年底到2014年初這兩個階段。2011年的特點是突發性,由於沒有任何預期,所以導致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慌,而2013年底到2014年初這段時間,一些行業如鋼貿、煤炭等出了系統性問題,加上流動性緊張,波及面較大。

  民生證券研究所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違約事件發生的幾率提高,個案性金融風險時有發生,過去兜底式的清算方式逐漸轉變,即由過去的“剛性兌付”逐漸演變成讓市場秩序來主導。

  張英傑從信用評級角度分析認為,隨著違約現象的逐步暴露,信用風險將得到釋放,信用評級也將更加注重評級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只有及時有效地揭示相關債券的信用風險,才能獲得市場各方面的信賴,這就要求評級機構在評估時更客觀、更準確、更具有前瞻性。

  在業內看來,這次天威集團債務違約的標誌性意義要大於實際影響,有利於逐漸打破投資者對於國企、央企的“幻想”,促使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從長期來看,對於推動信用評級體系重新回歸理性估值也有積極意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