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據掘金者打算去哪兒

  • 發佈時間:2015-04-24 06:14: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忙著賺“快錢”的數據服務商

  彭博這家金融資訊服務“老字號”根深葉大,在全球有超過30萬個數據終端,銷售數據和數據分析工具每年掙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如此大的市場蛋糕以及對機構的影響力,有想法的後來者很多。

  在國內,最早進入行業的萬得資訊已經深耕20個年頭,在國內機構中擁有壟斷性優勢,緊隨其後的大智慧同花順東方財富也搭上數據快車,並借力資本市場尋求突破。

  但是多數終端工具確實十分粗糙。

  各股吧論壇的吐槽集中在頁面操作不順手,數據不能時時更新,條件篩選不夠智慧化,終端使用的順暢性有很大提高空間等方面。機構方面則抱怨各家産品同質化嚴重,高品質的應用模組不多,除了內容外,連呈現形式和産品結構也基本雷同。

  從國內資本市場産生的標準數據説,幾家機構的原數據差別不大,來自各大交易所、相關的機構網站以及研究機構,格式基本統一。比如,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就是一種標準化很高的産品,數據處理基本自動入庫,然後加上一些人工審核,整體錯誤率能控制在較低水準。

  那麼數據處理是否存在難點呢?仍然以財務數據錄入為例,如果將視野放置全球就存在一定難度。一般來説,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海外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財務會計標準,所以難度在於如何把不同會計準則的報告歸併到一個統一的財務格式中,這需要很強的財務背景的人設計相應的模型,也需要在運用過程中持續修正、改善。

  買源頭數據的開銷不是個小數目,每年數千萬投入必不可少,不斷積累數據處理、呈現規則更是個耗時、耗人、耗錢的過程。“總的來説,做數據是個苦差事,機構對金融數據的高要求給從業人員帶來巨大業務壓力,而行業勞動力密集的特性導致員工薪水有限,人員流失嚴重,同行相互挖角風氣盛行。”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自己從業2、3年後就經常收到獵頭電話,多數機會來自競爭對手公司。

  國內對智慧財産權保護的缺乏更是讓這種混沌局面雪上加霜,從行業誕生延續至今的訴訟“拉鋸戰”將行業同質化的困境暴露無遺。2012年萬得將同花順告上法庭,指出自2010年以來同花順開始抄襲,包括數據、組織結構、欄目名稱、銜接方式、指標、函數、文字釋義、參數、界面與操作方式等內容,而上述被抄襲的內容均是萬得通過對金融數據和市場的長期觀察、研究和分析後形成的産品,受著作權法保護。而在此以前,萬得、大智慧等公司曾因相似原因被其他公司起訴。

  “對金融資訊服務行業來説,歷史數據不值錢,技術含量在於持續生産數據的能力以及積累的數據處理經驗、規則。目前人員流動和智慧財産權保護乏力讓這種積累的優勢並不那麼明顯。”該名業內人士説。

  一擁而上的網際網路券商

  局面一時難以打開,一些國內金融資訊服務機構忙著轉型。“或者是受資本裹挾,或者是受控制人思路影響,賺快錢的傾向明顯。”紅杉資本一名TMT行業風投人士表示,在2012年大智慧曾堅定表示要堅持數據系統建設,但不到3年時間業務定位發生重大轉向,並購湘財證券意味著大智慧未來發展轉向以拓展網際網路券商業務為重點。

  記者從大智慧內部了解到,目前公司業務架構劇烈調整,市場人員的精力逐漸從銷售轉移到衝刺平臺流量上來,原先收費的數據系統通過各種活動甚至以免費形式進行推廣,為引流做好準備。

  此外與戰略轉型相配合,去年以來大智慧數據研發中心裁員近一半,數據系統銷售額不再被列入考核指標,同時近期也在積極加強與基金間的合作,預計未來開戶和銷售基金收入在營收中佔比會有大幅提高。

  引流的賺錢效應在業內另一機構身上表現已經十分明顯。創業板上市公司東方財富的201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全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3214%,營收增長主要原因就是餘額寶引發網際網路基金熱潮,代銷業務實現爆髮式增長。而緊隨大智慧之後,東方財富也宣佈收購同信證券,進軍網際網路券商。

  在業內看來,借助數據平臺開展的網際網路券商業務對傳統券商威脅極大。一些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大智慧電腦終端月覆蓋人數在千萬級,手機APP活躍用戶約800萬,東方財富借助垂直門戶和各類終端,日均覆蓋人數也接近2000萬。“由於沒有門店拖累,數據終端流量大、引流成本極低,未來零交易費率都成為可能。”

  私募機構TMT行業分析師陳虎告訴記者,數據終端結合券商牌照打造出了一個完整的盈利閉環,低成本引流後,推介融資融券等高利差金融産品賺錢,再往後,幾家機構或許會採用現在京東和唯品匯的自營加平臺模式,更全方位地變現流量。

  提到大智慧、東方財富、同花順等資訊服務商的轉向,業內普遍認為,這其中或許有無奈之舉,也算順勢而為。

  行業先行者萬得資訊在中國率先介入金融資訊服務領域,借助交易所資訊收費以及2006年牛市,已基本奠定在機構內部的權威地位,搶佔了數據收費的黃金市場。而大智慧、同花順、東方財富等後起之秀多定位於向散戶提供個人炒股軟體,使用人群付費意願偏低。

  然而,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尤其是股市投資者散戶規模龐大,新入市熱情高漲,為資訊服務機構打開了另一扇“天窗”,多樣化路徑選擇成為可能。一段時間來看,通過導流、引流就足以帶來業績飛增,比單做數據買賣來説,更像是好生意。

  “不過,這條大道似乎也看得到盡頭。”在陳虎看來,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散戶減少、專業交易是必然趨勢,券商之間激烈競爭也在所難免。“屆時,各家機構將面臨再次定位和選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