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鐵臂在高空揮舞精彩

  • 發佈時間:2015-04-24 06:14: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小傳

  王華,男,中國建築一局超高建築塔吊司機。20多年裏,他曾先後參與北京國貿大廈一、二、三期,中央電視臺新臺址以及當時有“北方第一高樓”之稱的天津津塔等多座著名超高層精品建築建設。他技術精湛、責任心強,長期默默堅守在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崗位上。

  站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工地上仰望,只有將頭揚到極限,才能勉強看到平安大廈的樓頂。這座設計高度達600米的摩天大樓,是我國在建的“第一高樓”。中國建築一局深圳平安金融大廈項目塔吊司機王華的工作崗位,就在這座摩天大樓的最上方,塔吊的高度隨著大樓的建設進度升高,王華的塔吊駕駛室也漸漸升到了近600米以上的雲端。他每天都工作在遠離地面的高空,把建築材料從地面吊到樓頂,有時需要在狹小的駕駛室操作長達8小時,工作強度之高可以想見。

  行走在雲端的人

  王華是一名老塔吊司機。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建築一局在河南信陽招工,職高畢業的王華被選中,來到建築工地的他先做保安,後來成為一名塔吊司機。北京國貿大廈一、二、三期,中央電視臺新臺址,當時有“北方第一高樓”之稱的天津津塔……很多著名的超高層精品建築,都留下了王華的足跡。

  王華的“辦公室”是面積不到一平方米的操作室,操作時經常需要懸在半空中,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王華師傅下來了!”500多米高的觀景平臺上,人們仰著頭,迎接從豎向樓梯上下來的王華。王華淩晨3點就到塔吊上工作了。此時是上午11點,王華剛剛結束8小時的工作。

  王華説,每天上班,他都要先乘坐施工現場的升降梯到達第100層,再爬五六十米高的豎向樓梯。高空風大,有時要頂著五六級的大風上下攀爬,險象環生。僅上下班的路,每天就要花費1個多小時。

  由於核心筒的跳板位置無法延伸到塔吊內部,中間大概有50釐米的距離,每次從核心筒上下塔吊,王華都需要在此處“臨門一跨”,腳底下就是幾百米的懸空,不少人對此望而卻步,王華和他的同事每天都要跨兩次。

  最驚心動魄的還不止於此。每天在施工作業面都要與王華打交道的項目責任師潘玉龍告訴記者,塔吊大臂有55米,當需要維修保養時,需要走過這55米的大臂到前端給動滑輪上潤滑油。一次,他跟隨王華去維修保養,走在大臂上雙腿顫抖,一點一點挪動,剛走了一半的距離,王華已經做好保養從大臂前端回來了。

  王華將這一段走向塔吊大臂另一端的路叫“天路”。“踏上‘天路’,腳下只有巴掌寬的鏤空跳板,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每天弦都繃得緊緊的,最怕的是作業過程中有重物掉落、4台塔吊作業時互相撞到。一颳風,上面就晃得不行……”在雲端,聽起來很浪漫,作為塔吊司機的王華卻每天都要與危險作鬥爭。

  “有問題,找王華”

  王華喜歡鑽研業務,這成就了他的一身絕活。中建一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執行經理王鴻章説,王華和他的團隊精湛的吊裝技術,讓吊裝效率大大提高。

  現場經理邱德明負責施工組織,每當需要提出吊裝施工方案,他總要找王華商量。邱德明説,王華有豐富的經驗,提過很多好的施工意見。只要是塔吊方面有什麼問題,大家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找王華”!

  最讓王華的工友、項目安全員肖康林佩服的,是王華對塔吊的熟悉。肖康林説,一次,發動機出現故障,王華聽了聽聲音,就斷定是某一節齒輪有問題。把發動機蓋打開,果然如此。由於問題找得準,塔吊很快修好。

  王華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了令他十分驕傲的一次經歷。在一個項目施工中,塔吊安裝之後不久就出現了故障,施工被迫停了下來。廠家派來專業技術人員,檢查了好幾天也找不到問題出在哪。有人建議他們找王華看看。王華聽了情況描述,又查看了一番,果斷地説,問題出在電機上。廠家的人半信半疑地採納了王華的意見,換上新的電機,塔吊馬上恢復正常。

  王華不僅有精湛的技術,還具有超強的責任心。肖康林告訴記者,王華即使晚上遛彎,也都是繞著項目工地。作為塔吊工長的王華對講機不關,要聽著其他作業的塔吊司機互相對話的聲音,如果發現有問題,他會及時指出來。

  “我和王華師傅的關係可以用一句歌詞來概括——‘你是我的眼’。”年輕的信號工謝迭偉是吊裝作業中王華的“眼”,負責在地面給600米上空的王華發出信號,讓他準確地將建築材料吊上吊鉤。

  謝迭偉説,接到信號後,一般塔吊司機需要上下左右調整好多次,而很多時候王華能一步到位。要知道,即便是一個很小的螺絲帽,從高空墜落,都可以一擊致命。謝迭偉説,王華總要不厭其煩地問他:“小謝你檢查好沒有?”確保萬無一失才會起臂。

  用奉獻書寫熱愛

  王華用自己過硬的業務水準,贏得了周圍人的尊敬。高空作業危險大,王華也曾害怕過、退卻過,但最終他還是選擇堅持。他的一舉一動都寫滿對這個崗位的執著和熱愛。

  20多年裏,王華跟隨中建一局的項目走過北京、天津、廣州、深圳等一座座城市,遠離家鄉和親人,在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告訴記者,最長的一次是在央視新址大樓的項目上,連續4年沒有回家。

  王華説:“有時候走在路上,抬頭一看,這些高樓都是我參與建設的,建築材料都是我一吊一吊地吊上去的,很有成就感,付出再多也值了。”

  工作之餘,王華愛好寫作,有時還喜歡寫詩。每次上塔吊,王華都習慣在腰上挎一個小包,包中有筆和本子,翻開他的記事本,上面寫了很多詩句。王華説,一個人在高空作業,孤獨寂寞的時候,就會寫上兩句,他寫的很多也是關於孤獨寂寞的感受。

  其實,不僅僅是排解寂寞,不愛説話的王華,把心中對於工作的那份執著也寫進了文字。一首首小詩的字裏行間寫滿了對塔吊司機這份職業的深深熱愛——

  “我熱愛著高高的塔機,

  喜歡它那長長的鐵臂,

  熾熱通往天路的神梯,

  熱愛這鋼鐵般的氣息。

  你用靈魂把大地喚醒,

  也點綴著城市的美麗,

  用鋼鐵魅力鑄造未來,

  雕刻時代的藝術精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