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海洋牧場觸底,“資源”轉型“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4-23 09:15:0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域規劃調整,海洋牧場回升,最壞時點已過。14年公司海洋牧場受災,致106萬畝海域核銷存貨、43萬畝海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4年業績虧損逾10億元。15年,公司擬重整海域規劃,實行部分海域停養、剩餘海域“3+1“輪養機制。公司目前確權海域共約340萬畝,45米水深以上海域約為120萬畝(14年實行存貨核銷的105.7萬畝海域主要是水深45米以上海域,本次受災前,10年後開發的深水新海域的蝦夷扇貝畝産也較10年前淺水老海域低)。據此,公司擬停産約100萬畝深水海域,並對其餘240萬畝海域實行“三年輪播、一年休養“的生産計劃,未來將形成年可捕海域60萬畝的養殖規模。考慮老海域歷史畝産水準較高,且海域輪休機制有助海洋生態整體改善,公司海洋牧場生産效益有望逐步回升。一季度,公司蝦夷扇貝畝産約為25-30公斤/畝,仍低於盈虧平衡水準30-35公斤/畝;預計全年畝産回升至35-37公斤/畝,實現微盈。底播蝦夷扇貝作為公司業績貢獻主要業務(14H1毛利潤佔比),畝産回升將推動公司業績實質性增長。
“資源”轉型“市場”是謀求長期發展的必然選擇。海洋養殖行業天然具有災害風險,且公司養殖規模已居國內前列,再謀規模擴張已現優質海域受限的瓶頸,作為公司而言,從向“資源”要利潤轉型向“市場”要利潤,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因而近年,公司已加速由食材向食品企業升級、由線下渠道主導向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升級。資源端,公司積累了從自養向全球漁業貿易、收購國內漁業(鱘魚)的拓展;渠道端,已形成了經銷商、商超、加盟店、直營店的多層次銷售網路,擁有100多個終端網點,産品進入國內120多個城市;供應鏈端,公司已于大連、上海建立大型冷藏基地,並日趨完善從倉儲到貨運的第三方物流體系;線上端,公司初期嘗試了天貓、壹號店等電商平臺銷售,進一步地開展與京東戰略合作,探索“産品網上下單、公司向京東的合作便利店配送”的模式,推行微信商城股東體驗活動等。我們認為,“資源”轉型“市場“是公司發展的必然選擇,預計未來將繼續加大戰略投入。
增強公司管理,高管增持、員工持股、股權激勵激發全員動力。海洋牧場受災後,公司精簡管理層級,撤中間層級事業部,形成“總裁辦公會-五大業務群-分子公司”的管理層級,由總裁辦公會高管成員直接面向各業務群的分子公司,以及時反饋生産經營層面資訊,增強管理調控。海洋牧場受災後,公司先後完成了總裁辦公會成員增持179.1萬股、員工持股計劃增持1.2億元、股權激勵1000萬股等措施,以激發公司全員“災後重建”的動力,堅定發展信心。
上調評級至“增持”。伴隨公司調整海域規劃,增強生産管理,海洋牧場效益有望逐步改善,公司基本面觸底。中長期,從“資源”向“市場”轉型是公司發展的必然選擇,在資源、渠道、供應鏈、線上各環節的多年積累提供了轉型的基礎。假設14-16年蝦夷扇貝畝産31/37/56公斤/畝,捕撈麵積100/60/60萬畝,則實現凈利潤-10.92/0.35/2.71億元,同比增長-1226.9%/103.2%/666.7%,實現EPS-1.54/0.05/0.38元(上調16年盈利預測,主要因為上調16年畝産)。上調公司評級至“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