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立一年半,江蘇旅遊産業基金成績斐然

  • 發佈時間:2015-04-09 06:33:21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旅遊業是江蘇的重要支柱産業,也是我省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促進旅遊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旅遊業佔GDP的比重,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我省經濟結構、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有利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帶動城鄉居民就業,對於促進民生幸福工程、提高百姓幸福指數,有著積極的作用。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近年來,省財政廳創新思路、多措並舉,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對旅遊業的扶持和引導作用,並聯合省旅遊局等部門,在全國率先發起成立旅遊産業發展基金。2013年9月份正式成立至2014年底,該基金規模已達1.5億元,扶持全省38戶次旅遊項目,累計發放基金貸款1.6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資金改基金,無償改有償——通過“自我革命”、創新財政資金支援方式,不僅使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了最大的管理效益,也讓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更加公開、公正、透明。

  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宋義武表示,根據省政府2013年7月出臺的《關於全面構建“暢遊江蘇”體系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85號)文件精神,下一步,我省將繼續擴大旅遊産業發展基金的規模,2015年將基金規模增加到3億,到2020年達到10億元。同時,省級財政部門還將靈活運用財政貼息、旅遊産業發展基金和融資擔保3種方式,打造財政支援旅遊産業發展“三駕馬車”,實現財政資金有償使用和無償支援多輪驅動,為打造“暢遊江蘇”品牌、推動我省從旅遊大省向旅遊強省發展,發揮新的更大作用。

  已扶持項目38戶次,發放貸款逾1.6億元——

  旅遊産業發展基金經濟、社會效益初顯

  近年來,省級財政對旅遊業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過去3年平均增幅達到16%。但是相比旅遊業飛速發展下的龐大資金需求,政府財政資金的補貼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為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推動省旅遊産業做大做強,根據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蘇政發201169號)精神,2013年,江蘇省財政廳、省旅遊局整合設立了江蘇省旅遊産業發展基金。首期由省財政出資5000萬元,截至2014年3月,共到位財政資金1.5億元。

  “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安全高效的原則。為加強基金的使用管理,從基金成立之初,省財政廳、省旅遊局制定了《江蘇省旅遊産業基金管理辦法》,同時,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基金運作管理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協調。基金聘請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為受託管理機構履行基金管理人職責,其下屬子公司南京市再保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基金運作事宜。”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宋義武介紹,旅遊産業發展基金的設立,旨在進一步改善旅遊企業投融資環境,支援有地方特色和市場前景、能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旅遊業項目開發和有市場競爭力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

  為此,基金確定了嚴格的申報標準——一是要符合省旅遊産業發展方向,對促進江蘇旅遊産業發展有示範作用;二是要求企業已經開展實際經營,有穩定的主營業務收入,市場容量大,行業成長性高、發展前景好;三是企業架構、法務、財務等方面不存在制約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四是要有切實可行的還款能力。

  按照上述標準,截至目前,江蘇旅遊産業發展基金已經扶持了全省38戶次旅遊項目,共累計發放基金貸款1605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已建成並開始對外營業的基金扶持旅遊項目中,2014年吸引遊客總量約4000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門票收入約5億元,同比增長20%;營業收入約20億元,同比增長25%。

  同時,基金還很好地引導了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我省旅遊項目。截至目前,基金扶持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170多億人民幣,已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約40億元,其中項目單位自有資金投資約23億元。

  在帶動就業,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和財政稅收收入方面,基金扶持的項目提供就業崗位約4500個,直接或間接為約8萬個家庭增加了收入;項目納稅總額近4000萬元,同比增長19%。

  此外,基金扶持的項目,特別是鄉村旅遊項目,將農業、農村特色資源與旅遊“嫁接”,帶動農村交通運輸、餐飲住宿、農産品經營等業態的發展,形成第三産業與第一産業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發展態勢,增進了城鄉居民溝通,有力地促進我省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對於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不可小視的積極作用。

  “創新財政資金支援方式,‘資金改基金,無償改有償’,使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經過一年多的探索,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為省級財政部門建立其他産業基金做出了示範。”宋義武副廳長表示,江蘇省旅遊産業發展基金的設立和運作,是競爭性領域財政支援方式的有益探索,將進一步支援和推動旅遊重大項目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加速向旅遊産業集聚,壯大旅遊産業規模,提升江蘇旅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進旅遊強省建設。

  執行同期基準利率,降低項目融資成本——

  受益於基金,全省一批旅遊項目加速推進

  3月中旬的一個週六,記者在細雨中來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省巾幗農家樂示範基地——宜興市湖滏鎮“籬笆園”農家樂。優美的環境、完善的設施、絡繹不絕的客流……要不是濃郁的田園氣息,眼前的“籬笆園”幾乎顛覆了記者對農家樂的認知。

  在村裏一家名叫龍溪山莊的“籬笆驛站”,老闆娘熊玉霞告訴記者,她和愛人以前在外面做生意,這兩年“籬笆園”名氣響了,江浙滬一帶來玩的城市客很多,他們乾脆把老家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做成了農家樂,幾乎每個週末、節假日都客滿。一年下來,掙個30萬沒問題。

  宜興大地春籬笆園旅遊接待中心人士介紹,公司通過建設籬笆園遊客中心,一方面為其本身增加了相當可觀的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從事鄉村旅遊的各種服務,實現了約800名村民家門口就業,佔全村勞動人口比例的32%以上,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模式,帶動周邊380多戶農戶。同時,公司還通過旅遊合作社以龍頭帶動效應配套籬笆驛站,帶動“籬笆驛站”23戶,為農戶增收近700萬元。

  眼下,籬笆園接待能力已經跟不上需要,擴建新的旅遊中心迫在眉睫。資金問題如何解決?“我們申請了500萬江蘇旅遊發展基金,正好幫了大忙。”她説,“目前,新的旅遊接待中心正在抓緊建設,預計建成後年均接待住宿客人可達5萬人次,營業收入可達958萬元。屆時,籬笆園全年預計可接待遊客20萬人次,帶來直接、間接銷售收入可達3750萬元。”

  剛剛開園的華東百暢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項目,同樣受益於省旅遊發展基金(如圖 本報資料圖片)。公司負責人阮連根介紹,作為昔日的採石場老闆,他近年來自掏腰包2個多億對廢棄礦山進行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前期向銀行融資的平均成本約10%/年。前年拿到300萬元省旅遊基金專項貸款,不僅貸款成本低,只有5.6%/年,而且有了基金“撐腰”,現在多家銀行紛紛找到府來放貸。目前,項目各項設施基本建成,預計2015年遊客接待量將達約35萬人次,綜合旅遊年經濟效益可達約5000萬元。

  上述兩個項目,只是受益於基金的38個項目中的代表。省旅遊産業發展基金成立以來,統籌兼顧蘇南、蘇中、蘇北,扶持的項目中既有5A、4A級景區,也覆蓋了眾多鄉村遊項目,並以其低門檻、低利率的特點,受到了旅遊企業的普遍歡迎。

  據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張樂夫介紹,公司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政策性金融機構定位,致力於為全省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創新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已實現共計600多億擔保規模,累計服務6萬多家中小微企業。此次由公司旗下南京再保科技小貸負責運作省旅遊産業發展基金,就是對政府基金管理和風控模式的一次創新嘗試。

  “政府不是一味給補貼,而是放手讓市場發揮作用,省財政廳的這一舉措,正是改革創新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方式的一次有益嘗試。”他介紹,以往旅遊項目向銀行貸款要麼難獲融資,要麼利率上浮。省旅遊産業發展基金本著政府扶持旅遊産業的原則,充分體現普惠型、公益性的特點,其貸款利率參照銀行同期基準利率執行,為項目增加建設資金的同時,也大大降低項目融資成本。以融資500萬為例,一年就能幫旅遊企業節約幾十萬元利息。此外,得到財政基金認可的旅遊項目,往往更容易得到社會其他投融資主體的認可,獲得社會資金支援的可能性更大。

  “在扶持項目的選擇上,首先由各地旅遊部門申報,經省財政廳和省旅遊局初步審核後,我們的基金管理人還會再對候選項目進行盡職調查,擇優給予有償低息資金支援。對市場前景好、償還能力強的項目,我們會提供增信服務和跟進貸款等配套支援。”南京市再保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江蘇旅遊産業發展基金建立了健全的基金運作內控體系,確保基金的安全性。他們也專門配備一整套專業的基金運作管理團隊,強化項目貸前審查和跟蹤管理,規範運作基金。

  據悉,作為首個由政府成立、企業運營的旅遊基金,一年半以來,江蘇旅遊産業發展基金扶持的項目運作良好,發展有序。

  本報記者 趙子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