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搭建物流平臺 幫客戶省下兩成貨運成本

  • 發佈時間:2015-04-09 06:33:22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方面是企業旺盛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是貨車司機迫切需要“攬活”。若按傳統方式,雙方需要到物流市場去“配對”。而我市有一家公司卻打破這一傳統模式,將業務統統“移”到了網上。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客戶至少能節省20%的物流成本。

  今年初,這家名叫“福佑卡車”的物流O2O平臺上線,且拿到了A輪300萬美元融資,並正在進行B輪融資前的洽談。目前,該平臺估值已達1億元人民幣。

  聽了網際網路論壇後,她“下海”了

  單丹丹,南京福佑線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福佑卡車”的創始人。

  她的創業史説起來多少有些傳奇,大學畢業後進了機場做貨運,一幹10年。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去參加一個商業論壇,“那是個圓桌會議,分幾個不同的主題討論,其他幾桌稀稀拉拉的,惟獨網際網路那桌熱火朝天。回來後,我就跑到書店,把寫馬雲李彥宏等網際網路大佬的書都買了回來。”

  隨後,單丹丹決定辭職,投身網際網路創業大潮。但初次創業,便遭遇“滑鐵盧”。“我們做了一個網上訂餐平臺,但當時模式過於超前,市場接受度不高,前後耗費了3年心血,最後無奈放棄。”她説,但自己對網際網路的熱愛依舊不減。

  二次創業,單丹丹選擇了自己最為熟悉的老本行——物流。“初次創業時,我的團隊裏沒有一個人懂餐飲,這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得到了教訓,創業一定要選自己熟悉並擅長的領域,這樣才能把控住每個環節。”

  讓網際網路和“老本行”碰撞出火花

  傳統物流遭遇網際網路,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原先,企業客戶在運輸貨物時,一般都會外包給物流公司操作。但大多數沒有資質的物流公司並不是用自建的團隊,而是轉包給物流經紀人,再由他們去找貨車司機。我國有78萬家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貨主外包率已達70%。經過層層轉包,經紀人和司機拿到手的錢已經很少。”

  這種模式帶來的弊病是,不僅物流費用被抬高,而且不規範的操作也導致風險增加。單丹丹説,有些企業的貨物價值很高,一車貨都要50萬、100萬元,萬一找個沒有資質、技術不過關的司機,出了問題後損失相當慘重。“答應了企業後又跳單毀約的,拉貨途中出車禍的,司機把貨弄丟了跑路的,我們都見過。”

  為什麼不打造一個資訊公開、透明的物流網路平臺,讓供需雙方資訊有效對接,並建立起信用機制來規範這個行業呢?一個靈感在單丹丹腦中浮現。

  打破“層層轉包”,為企業省下兩成物流成本

  説幹就幹。單丹丹“挖”來了曾經在阿里巴巴、亞馬遜就職的資深技術“達人”,負責公司技術平臺的搭建,打造了“福佑卡車”的網站,又開發出了相應的APP。

  這樣一來,企業可以輕鬆在網上下單,把貨物重量、運輸時間、收發貨地點等資訊都註明。和平臺簽約,經過資質審核的物流經紀人們,會根據這些資訊,和自己手上掌握的貨車司機資訊“配對”,看他的貨車型號、載重量是否和貨物相匹配,確定他的檔期、運輸路徑是否和企業需求一致。雙方成交後,司機下載個APP到手機上,客戶能隨時對貨物進行定位、跟蹤。

  “我們拿著這個平臺去找企業合作時,他們都很樂於接受,很輕鬆就簽下了一批客戶。”單丹丹説,由於解決了資訊不對稱問題,省下了層層轉包環節,用過的企業普遍反映,能省下20%的物流成本。平臺還建立了信用機制,根據司機的服務水準,給物流經紀人評分,分數高的就能成交更多的生意。為了控制風險,平臺和保險公司合作,如果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跳單、貨物滅失等意外,企業都可以得到賠償。

  當然,創業中也有各種意外。“剛開張一個多月時,因為司機的疏忽,把廣州一個大客戶一批價值兩萬多元的手機弄丟了。得知後,我連夜飛到廣州,把貨款先行賠付給客戶。客戶很驚訝,説沒想到剛開的公司能這麼講信譽。後來,我們不僅成功地留住了這個大客戶,還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單丹丹説。

  本報記者 李子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