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朋友圈嬗變成商業圈 您怎麼看?

  • 發佈時間:2015-03-31 03:29:25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調查説明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群落平臺,在朋友圈的基礎上,輻射出眾多應用,深刻影響了我們生活。目前,微信用戶已達6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送超過20種語言版本。曾幾何時,商業化開始滲透朋友圈,推送廣告、銷售商品、代為購物等等一些小生意頗為熱鬧。有人樂此不疲,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極為反感。那麼,許多微信用戶對此究竟持什麼樣的態度?

  為此,我們進行本次“朋友圈逐漸商業化,您怎麼看”的調查。

  本次調查採用線上方式,在北京、上海、廣州及其他地區各回收有效問卷775份,共3100份。男女比例各佔一半。年齡段在25歲及以下、26歲-35歲、36歲-50歲、50歲以上各佔25%; 個人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0元以上的各佔25%。所有樣本均為開通了微信賬號的受訪者。

  微信,一種生活方式

  提示:朋友圈拓展了交友的範圍

  各種應用競相進入朋友圈

  如今,微信已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微信的朋友圈、掃一掃、搖一搖、附近的人、漂流瓶、購物、遊戲等功能,開創了結交朋友的不同方式。朋友圈都是親友、同事、同學的佔8成以上;朋友圈裏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志趣相投者佔3成以上;還有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添加了陌生人、附近的人加入朋友圈。

  朋友圈産生無所不滲透的作用。掃一掃、購物、遊戲,還有錢包、卡包,幾乎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充話費、理財通、彩票、嘀嘀打車等等,微信讓你的出行暢通無阻,方便快捷。微信卡包,容納了各種優惠券、會員卡、電影票等,讓用戶省錢又省心。

  數據顯示,羊年除夕截止到21點,微信紅包的收發總量達10億次,搖一搖次數為9億次。22點30分央視春晚送紅包,搖一搖總次數72億次,峰值達每分鐘8.1億次,送出紅包1.2億個。

  朋友太多也有麻煩事。人多的地方就會産生“矛盾”,朋友圈也不例外。本次調查顯示,受訪者最為反感的是朋友圈的“詛咒”貼,佔6成;其次傳播各種虛假資訊的“謠言”貼,佔比近5成;無病呻吟的“造作”貼,佔41.4%;傳播宗教精神的也有,33.3%的受訪者表示不舒服;位列第五的是行銷代購的“商業貼”,佔比近3成。另外,“必看”貼、“點名”貼、“測試”貼同樣遭到部分受訪者的反感。

  商業行銷大步走進朋友圈

  提示:朋友微店閃亮眾人螢幕

  平臺廣告顯示功能轉換

  商界嗅覺永遠是機敏的。免費朋友圈海量的用戶,蘊藏著極大的商機。各種代購微店、代理髮布的商品資訊由此應運而生。

  微店作為移動端的新型産品,任何人通過手機號碼就可以免費開店。不管你去到哪,只要有手機就能夠隨時隨地做生意。這也是開微店帶來便利。還有大量的公眾號、訂閱號,借助天然的微信社交,實行一點對多點的微信行銷方式。

  朋友圈代購等廣告發佈頻繁嗎?此次調查中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人在朋友圈裏看到行銷廣告刷屏。其中,有37.4%的受訪者表示行銷貼佔5%到10%; 有10%的受訪者表示行銷貼佔到總數的11%到20%;有4.8%的受訪者表示,行銷貼佔到總數的20%以上。

  那麼,受訪者又如何看待朋友圈發佈代購、廣告現象呢?有近四成受訪者認為能接受朋友圈的廣告資訊;但表示會購買朋友圈商品的為31.8%; 近四成受訪者表示不會購買,還有三成受訪者猶豫觀望,不知道會不會購買。(見表1)

  如果上述的廣告只是微信號所有者的個人行為,那麼2015年1月,寶馬中國、可口可樂、vivo智慧手機三個品牌的廣告出現在不同用戶的微信朋友圈中,則是一個微信里程碑式的行為。這是微信平臺自身推出的廣告。微信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時期。

  商業,這個壯漢不再羞羞答答,而是大步跨進朋友圈,理直氣壯站在用戶的面前。

  熟人經濟是微店最亮的招牌

  提示:現在哪都是行銷廣告翻飛

  朋友圈裏同事親人互相信任

  本次調查顯示,反感代購、廣告推送的受訪者並沒有像原先估計的那樣多。明確表示反對的不到3成,大多數受訪者的態度是寬容的。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在不反感接受微信行銷資訊的受訪者中,有55.7%的受訪者表示:“大家都不容易,他(她)發就發唄,買不買在我”;有48.3%的受訪者表示:“現在廣告這麼多,電視、網站,哪不是廣告,微信有廣告也很正常”; 有四成樂觀的人感覺挺好,可以了解一些商品資訊。還有35.2%的人支援朋友,願意相信朋友的推薦,也省去了自己去電商那裏找的麻煩。

  那麼,在表示自己願意購買朋友圈銷售的商品的受訪者,其理由是什麼呢?

  選擇在朋友圈購物,“信任”成為在朋友圈購買商品的首位理由。有超過六成的人覺得,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可以在朋友圈選購商品。其次便是“需求”,近五成人覺得,正好需要這樣的商品而購買。排第三位的是“情誼”,超過四成人出於幫朋友的忙會購買。另外“價格便宜”、“新鮮感”、“商品特色”、“推銷手法”也是在朋友圈選購商品的原因。(見表2)

  許多人不喜歡朋友圈裏打行銷廣告

  提示:打開微信就要看廣告——煩不煩人

  朋友圈不敢買你東西——珍惜友誼

  代購和廣告讓經營者者找到生財之道,也讓一部分用戶得到方便。然而,也有受訪者則表示不敢茍同。

  反對者的首個理由是:“每天打開微信,要刷幾十條廣告,煩人”,佔比51.8%;其次是“朋友圈做生意,不習慣”,佔比48.0%;第三是“廣告、代銷無孔不入,玷污朋友圈”,佔比34.%;第四是“憑空刷掉我的流量”,佔比27.5%。

  顯然,“朋友”一詞在不少受訪者的心目中很珍貴,儘管我們進入了網路社交時代,朋友的定義遠比古時的寬泛,但受訪者也不能接受與商人相提並論。

  在許多受訪者的心目中,當自己的朋友在朋友圈中推銷各類産品的時候,雙方就已經從開始單純的朋友關係轉變為買賣關係,既然雙方關係的性質都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朋友圈還能叫朋友圈嗎?

  所以,當朋友在圈中推銷商品的時候,這些受訪者是絕對不會下單購買的。

  調查顯示:不在朋友圈購物的首要原因是,“一旦發生矛盾,連朋友也無法做了;其次是“容易被‘殺熟’”;第三“買到不稱心的商品不好意思理論”。沒有交易憑證,無法維權等也在其中。(見表3)

  受訪者程小姐對此有深刻體驗,程小姐在朋友圈看見大學同學做起了“南韓護膚品”代購,按這位同學表述,她所代購的産品,質高價廉。諮詢之後,程小姐購買了一套價值1000元的護膚套裝。用了幾天之後,程小姐臉上出現了紅疹和刺痛的感覺。程小姐趕緊聯繫同學,得到的回復卻是,護膚品絕對沒問題,是程小姐個人體質出問題。程小姐提出想要退貨,但因物品已打開遭到拒絕。一氣之下的程小姐把這位同學拉黑了。賠了錢,傷了臉,還同昔日同窗鬧崩了。由於大多數“微賣家”都沒有實體店,談不上經營資質。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其實也為買家們增加了很多消費風險。

  受訪者心目中理想的朋友圈

  提示:受訪者最看重朋友互動增加了解

  商業活動位居朋友圈內容最末位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對於每個用戶,基於不同的需求,每個人心中對朋友圈也有著不同的期待。

  調查顯示,在受訪者心中,位列第一的是增進互動的社交圈和志同道合的興趣圈;其次則是反映身邊實事的新聞圈和純粹放鬆的娛樂圈。這也反映了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私密性和封閉性較強的社交軟體,最初功能還是以滿足熟人之間資訊交換為主,同時才兼具外在資訊的流入。而希望自己的朋友圈是能夠滿足自己消費購物的。其具體內涵和排列如下:

  增進互動的社交圈:通過朋友圈發佈的資訊,掌握朋友的近況動態,通過點讚、評論等方式,增進朋友間的互動;(55.0%)

  志同道合的興趣圈:一群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交流共同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生活;(52.8%)

  反映身邊實事的新聞圈:通過朋友圈發佈的資訊,了解發生在身邊的資訊資訊,滿足自身的好奇心;(49.8%)

  純粹放鬆的娛樂圈:通過朋友圈發佈、分享的資訊,了解娛樂消遣的資訊,放鬆心情;(44.0%)

  排憂解難的互助圈:自己遇到問題、煩惱,在朋友圈發泄出來,從而能得到朋友的關心、勸解、支招。同時自己也可以給予處在麻煩中的朋友一些幫助。(43.5%)

  全面融合的資訊圈:通過朋友圈發佈的各種資訊,選取自己感興趣、對自己有用的生活、學習、工作等資訊;(42.0%)

  實現共贏的互利圈:在朋友圈中交換有關學業、生活、工作的資訊,從而實現學業上的進步、生活中的滿意以及工作中的晉陞;(35.3%)

  滿足消費購物的商業圈:朋友圈能夠滿足自己的一些代購、海淘、購買奢侈品等的消費需求;(18.4%)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