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國際民工”到品牌大鱷

  • 發佈時間:2015-03-25 08:34:01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應對資源約束的出路不外乎有三:一是提高發展品質和發展效益;二是推進結構調整和管理創新;三是提高國際資源保障能力。應當看到,當前,“泉州製造”優質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開拓國際資源,破解資源約束的大背景下,有的還在走老路,有的正在開新局。

  從國外買原料,在國內加工製造,再把産品賣到國外。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出口代工模式,曾在上世紀80年代頗為流行。不過,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該模式因利潤微薄,且環境污染嚴重,慢慢露出弊端。曾幾何時,有輿論將中國的出口代工企業比做“國際民工”。因為它們像一個打工仔,賺微薄的加工費,利潤大頭卻被國外的研發和銷售環節拿走了。更為嚴重的是,當中國漸漸成為世界工廠的時候,工業污染開始威脅著國人的健康。

  讓人欣喜的是,部分“泉州製造”民營企業正加快轉型,開始追求“兩頭在外”。德化的真泰爾陶瓷便是一例,這家企業注重打造自身品牌,並有意識地從宣傳産品,轉向宣傳其品牌。而錦龍陶瓷則開始在東南亞建立銷售網路。他們的努力,不僅增強了企業競爭力,也創造了高利潤附加值。這樣的轉型,在自有陶瓷品牌不到10%的德化,值得鼓勵,也值得推廣。

  但真泰爾和錦龍所做的努力,僅僅走出了民營企業跨國經營的第一步。更進一步的做法是,學習外國成熟大品牌如蘋果、摩托羅拉等的做法,進行海外投資,將工廠也移到國外,只在國內保留最核心的技術研發、産品設計和銷售部門。再進一步,進行全球性戰略佈局,將對外投資、技術輸出和産品出口同時進行,提高企業和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進而成長為品牌大鱷。

  要做到這些,不僅要求這些優質民營企業要苦練內功,通過大量的投入,在工藝技術和産品創新方面超越競爭對手,培養出能夠支撐企業“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與獨特優勢;還要求有關政府部門要有計劃地扶植民企“走出去”,讓條件成熟的,但規模較小、缺乏對外投資人才和經驗的民企走向世界。

  日本鋼鐵工業的例子值得借鑒。日本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軋鋼部門的設備有70%也是進口的。但是,日本很快就意識到這種趨勢的危害性。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鋼鐵工業不僅大量引進原材料,而且大規模地引進歐美的先進技術,大力鑽研鋼鐵設計、建造和操作技術,最終躋身世界一流水準,成為世界鋼鐵生産大國。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鼓勵企業大規模“走出去”,成為中央明確的政策風向。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國際市場仍然維持低迷的態勢,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有能力的企業家應趁著大宗産品價格下跌,資源價格處於低位的時機,大舉“走出去”,通過“抄底”或“並購”,獲取國外成熟的原材料、技術和銷售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