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求職陷阱詐騙從線下轉到線上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31:3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波

  元宵節過後,外來務工人員基本都已返程,一年一度的招聘大潮拉開序幕。這個時候,各路“李鬼”橫行於世。雖然很多騙局都很老套,甚至漏洞百齣,但依舊有人會被蒙蔽。

  “每到這個時候,報警平臺上以‘招工’為名的詐騙案件會呈現一定程度的增多態勢”。

  民警説,與以往相比,現在的招工詐騙有了新的特點,逐漸從現實社會轉移至網路環境中,其詐騙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假借網路兼職、加盟代理的名義,伺機實施詐騙;另一種是求職者在網路求職過程中洩露的個人資訊,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案例一:網上刷信譽兼職被騙

  19歲的江西姑娘小方去年到寧波打工。

  由於之前的工作比較自由,收入少,小方就想換工作。3月6日上午,她在網上看到一份刷信譽的工作。上面寫著“每單任務只需5分鐘”“任務酬勞10元~50元”“每天2小時,輕鬆過萬元”等字樣,小方按照上面寫的聯繫方式,加了對方的QQ。

  沒過多久,對方QQ客服就給她發來一份工作申請表和工作流程介紹。該工作是賣遊戲充值點卡刷信譽,對方説商品價值300元以內的每筆佣金2%,300元~999元每筆佣金3%,之後價值越高佣金越高。

  小方動心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價值100元的充值卡,用支付寶付款98元。拍下商品後一分鐘內,她的支付寶賬戶就轉進了100元,其中2元是佣金。

  這下,小方信以為真,覺得這個刷信譽的兼職工作非常可靠,分分鐘就能賺到錢。隨後她又拍了價值300元的商品,但佣金和本金卻再也沒有到賬。

  派出所的楊警官説,網上刷信譽的兼職工作都存在貓兒膩,基本上都是詐騙,不法分子在發佈虛假資訊時,一定會提到“高回報” “獲利快”等。這些字眼對求職者而言,有著致命的誘惑。一開始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只是為了吸引你投入更多的錢。

  案例二:面試遭遇假經理受騙

  22歲的小李是安徽人,節後到寧波找工作。3月5日上午,小李接到一個電話,是之前他接觸過的一家單位讓他去面試。想想自己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小李答應了。

  當天下午,小李就去面試了,結束後對方讓他回去等消息。

  3月6日晚,小李接到一個電話,讓他第二天去對方辦公室一趟。小李誤以為這個電話是前一天面試的部門張經理打來的,連問對方是不是張經理,對方連連答應。

  第二天一早,小李前往公司。當快要到時,他接到“張經理”的電話,稱自己在忙,稍微晚點到,讓小李不要著急。過了10多分鐘,對方又打來電話,稱自己在接待領導,説急需包個紅包給領導,但又不方便直接出面,希望小李能幫個忙,先墊付300元,並匯入領導賬戶。

  小李想,領導開口,如果連這點兒小忙都不幫,顯然第一印象會不好了。

  於是,他用手機銀行將300元錢轉入“張經理”提供的銀行賬戶。

  沒過多久,對方電話又來了,還想再借1萬元,這下小李感到不對勁了。

  當小李找到張經理時,對方一頭霧水,再核對手機號碼,也不一樣。隨即,小李向派出所報警。

  民警説:“由於網路的便利性,現在騙子只要把正規求職網站上的招聘資訊複製過來,然後改個聯繫方式就能作案。”民警説,受害者多為初到當地的外來務工人員或者涉世未深的年輕人。

  (據《錢江晚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