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頻現為哪般

  • 發佈時間:2015-03-17 05:16: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融資途徑無法滿足上市公司的資金需求,迫使部分公司通過股權質押融資“補血”,然而,其背後的風險也日益凸顯

  近來,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行為頻頻發生。今年2月份以來,章源鎢業地爾漢宇鴻博股份朗源股份等多家公司發佈股東股權質押給券商、銀行和信託的公告,還有不少公司剛剛到期解除質押又重新續作質押。股權質押何以受到熱捧?背後反映出上市公司怎樣的需求?

  規模大幅增加

  股權質押是屬於一種權利質押,指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約定,出質人以持有的股份作為質押物,當債務人到期不能如約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就股份折價受償,或將該股份出售並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方式。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16日,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實施股權質押的公司達到353家,累計質押股份高達245.55億股。而去年全年,共有1034家公司實施了股權質押,累計質押股份1172.03億股,這一規模幾乎是2013年的兩倍。

  同樣引起記者關注的是,股權質押業務此前多由銀行和信託實施,券商直到2013年年中才正式開展這項業務。然而時隔不到兩年,券商業已後來居上,成為股權質押領域的佼佼者。這或許也是推動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熱度的原因之一。

  “與銀行和信託公司相比,券商的業務機制更為靈活,對A股市場更為熟悉,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有實力對質押股票的風險詳細評估。”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表示,目前通過券商渠道融資的質押比例大多在五成上下,而銀行、信託通常只有30%。此外,券商的放款速度也較快,融資年利率也一般不高於8.8%。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鄒亞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雖然近期監管層通過降息、暫停正回購等方式釋放資金流動性,但傳統的融資途徑仍然無法滿足上市公司的資金需求,迫使部分公司通過股權質押融資“補血”。另外,股權質押類産品資訊較為透明規範,質押物流動性充足;而相較于定增、發債等傳統融資方式來説,股權質押並不需要監管層審批,質押股份的所有權並不會被稀釋,且限售股也可用於質押。

  頻繁質押需警惕

  股權質押規模的不斷增大,一方面可以拓寬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增加融資便利性;而另一方面,也蘊含著相應的潛在風險。

  長城證券研究所所長向威達認為,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對公司自身有利有弊。從好的方面來看,它可以有效緩解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不過,值得警惕的是,股權質押頻繁,會不斷加大上市公司的債務壓力,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財務合理狀況。而作為一種創新型的金融工具,它對資金的具體用途並無十分嚴格的限制,所以在披露股東質押行為時,有些上市公司對質押的原因敘述得比較“模糊”,資訊披露的品質尚有待提高。

  數據顯示,2014年,有約300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質押5次以上,其中上海萊士全年質押了60次之多。還有不少公司剛剛到期解除質押,又重新續作質押。

  面對上市公司股權頻繁質押行為帶來的諸多風險,向威達建議,一方面上市公司要不斷健全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完善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另一方面,在日常經營層面,要著重關注資産負債率等相關數據和公司大股東變更等情況,企業要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此外,要提高限制性非流通股等相關數據的關注度,遵守資訊披露規範要求,不斷加強資訊披露的品質並拓寬披露範圍。”鄒亞生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