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産能化應立足中長期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3-12 04:32:12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孟 佳
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産能過剩部分的描述,措辭比以往要嚴厲得多,引來各方解讀。
政府工作報告5處提及産能過剩,並明確指出,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嚴控新上增量。根據報告內容,今年“去産能化”的目標頗高: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標準箱,確保“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壓下來,決不再反彈。
聯想到此前的2013年,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十二五”落後産能淘汰任務中,將2015年的任務定為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兩者相比,今年政府再度加壓,將淘汰落後産能目標大幅加碼。
其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表達的緊迫感或與當前的去産能化形勢有關。2013年下半年開始,國家明確了去産能化的政策舉措,此後銀行向過剩産能行業的信貸收緊。去年以來,蔓延全國的銀行不良貸款暴露風潮,與信貸風向轉變有直接關係。
眼下,産能過剩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最大的風險點,部分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産能過剩是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早已為各界所詬病。去年銀行業不良貸款激增,則讓輿論首次觀察到産能過剩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積聚效應。
據此,有聲音認為,化解産能過剩政策的推出,是當下不良貸款不斷增加的主因。前幾日,有銀行界別的政協委員傳出“銀行是弱勢群體”的言論,更讓不少銀行人士借題發揮,稱銀行在為國家去産能化埋單。
這裡有必要理清一下産能過剩中各方的角色和責任。
客觀來説,金融危機後的産能過剩困局與前幾年財政資源的引導有關,但也應該看到,信貸投放也與銀行自身對風險的認識和業務擴張模式關係更密切。天量信貸資金進入水泥、鋼鐵等行業,地方政府滿足了推高GDP增速的衝動,財政資源大量進入,讓銀行認為獲得了政府信用的隱形背書。最瘋狂時候,不少地方銀行行長曾收到上級銀行的“放貸指標”,信貸投放成為“政治任務”。
在這個關係中,地方政府、行業和金融機構實際都曾因産能擴張獲益,但這波信貸投放最終導致産能過剩越來越嚴重,産能未能通過市場調節去化。銀行也是造成這一現狀的參與者之一,不存在國家為解決産能過剩,強行犧牲銀行利益、讓銀行埋單的問題。
産能過剩現狀“始作俑者”眾,問題的解決自然也離不開多方共同努力。這波産能過剩是市場機制被行政扭曲所致,其解決尤其需要行政力量的介入和矯正。但實際上,去年爆發的不少地方企業銀行債務危機中,一些地方政府的不當行政行為,讓去産能化的步伐受阻,也將潛在金融風險放大、暴露週期拉長。
很多産能過剩行業企業是地方財政主要來源,地方政府通過貸款傾斜、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方式,幫助産能過剩的企業渡過難關。出現大額銀行債務風險時,地方政府往往不分析企業、行業實際,無差別地採取穩住銀行情緒、勸説續貸的方式,一些無望轉型、升級的落後産能,浪費了大量稀缺信貸資源,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貴局面。
這種策略背後有地方政府“增長底線”、“社會穩定”、“保住稅源”等多重考量。這些做法延緩了風險激烈暴露的時間,但也將金融風險隱性化,未來産能暴露後,金融風險的傳遞性將比現在放大更多倍,反而更麻煩。
對地方而言,與一味力保産能過剩企業相比,防止地方金融風險擴大,所獲實際效能更大。為防止短期內産能崩塌造成銀行不良貸款飆升,政府應注資購置銀行不良貸款,銀行尋找更貼合市場實際的增信工具和手段。長遠來看,重構地方政府收入來源、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等中長期改革的實質推進,是各地去産能化的必要步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