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東生:不用蘋果要靠政治覺悟

  • 發佈時間:2015-03-11 09:23: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轉型”這個話題,從未像今天這樣現實而緊迫。隨著網際網路對企業戰略思維的顛覆、外資集體遷徙,頂著巨大壓力,被賦予民族英雄色彩的一批中國工業巨頭迎頭而上,尋求變革。他們在鼎盛的工業時代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記。在當今這個斗轉星移的時代,這些企業的掌門人亦有著新的感悟。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工業面臨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中國工業走出去要不單純聚焦製造業。“隨著外資轉移成形,中國的工業集團將經歷一輪競爭重組,而這一過程將持續一到兩年。工業企業融資困難,發展制約因素多,但中國工業競爭力已不容小覷。”

  此次兩會,李東生帶來《關於加強中國工業競爭力》的建議。他建議國家要對支援中國工業發展制定更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引導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工業領域,大力支援中國企業國際化。

  對於這幾年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境遇,李東生打了個比喻,走在海外市場中,你不打別人,別人就打你。他説:“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市場,中國企業未來幾年要做的是,搶佔國外品牌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他看來,中國一部分企業已可以與國際巨頭相抗衡,中國人也要發揮團結優勢。“總有人要出來挑戰蘋果。中國消費者不用TCL沒有問題,但是我希望還是用中國貨,媒體要帶頭。”

  外資轉移産能過剩加劇

  作為與中國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今年兩會李東生提出的幾份建議均與TCL所處的行業有關。

  李東生説,他常常思考中國工業的出路和未來。“我始終認為一個國家要強大,經濟首先要強大。而經濟強大的標誌就是要有一批世界企業。目前我們還沒有成為經濟強國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

  過去幾年,中國工業産能過剩一直被業內視為頑疾,且近年來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信號越來越強烈。

  “總體來講中國工業的産能是過剩的。隨著中國整個經濟的發展,人的收入水準提高,勞工成本上漲,工業成本快速上漲,很多以製造能力為主的企業正處於巨大壓力之下。”李東生坦言,去年部分工業企業日子很難過,這是事實。“目前外資企業把一部分製造業轉移到國外,國內産業供應鏈採購能力、數量相應減少,産能過剩的情況進一步加劇,部分企業的利潤被進一步擠壓。”

  一部分外部需求萎縮直接致使我國部分工業行業産能過剩,同時,産業結構不合理等更多深層次的原因正在凸顯。

  李東生認為,中國工業企業將會經歷一輪殘酷和痛苦的競爭淘汰的過程,這一輪競爭不可避免,從去年已經開始,而且在未來一兩年仍將持續。“中國工業集團也要經歷一輪競爭重組,但會比較緩慢,緩慢的過程會使重組的代價超出一個合理的水準。”

  國家應引導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工業領域。他認為,國家應制定對工業企業優惠的稅收及財政政策,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支援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産業集團,讓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輸出工業能力,以提升中國工業的競爭力。

  海外競爭殘酷

  當下,中國正迎來一批外資企業遷徙潮,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開始將中國的生産基地遷出。而未來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説法,甚囂塵上。

  李東生表示,中國工業目前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看到這當中蘊藏的巨大機遇。他認為,要想擴大規模,必然會搶別人的增長空間,他把這叫做“擠壓式增長”。“我們去年海外收入增長28%,今年目標再增25%,儘量在國外品牌裏面多搶一點東西。沒有辦法,你不打別人,別人打你。這個競爭是無法避免的。”

  李東生隔空喊話,要“和中國同行一起去搶國外品牌的更多市場份額。”他説,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海外市場,中國企業能夠佔據外資品牌更多份額,這是中國企業未來幾年要做的。

  過去一年裏,蘋果在手機高端領域幾乎可以説是獨佔鰲頭,但在李東生看來,目前中國部分企業在産品技術能力上,已可以挑戰它。他認為,現在TCL在海外市場“吃”的是三星、摩托羅拉的份額,與蘋果的市場隔得比較遠,挑戰蘋果還差了一點,但總得有人出來挑戰蘋果。

  一路過來,看到大多數記者手持蘋果手機,李東生開了個玩笑,目前中國消費群體,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所以不用蘋果要靠政治覺悟。“不用TCL沒有問題,但是我希望還是用中國貨,媒體要帶頭。”

  競爭與合作永遠都是如影隨形的。幾乎每年李東生都會去日本,拜訪一輪日本企業。“日本在精密零部件領域能力很強,中日企業合作之間的互補性也非常高。”李東生説:“目前,我們彩電市場份額僅次於新力,早就超過了東芝和松下。我相信,再有兩三年中國在電子、家電領域超過日本不是不可能的事。對我們來講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應對蘋果的快速創新,怎麼能夠和三星、LG競爭。”

  在李東生的計劃中,今年,TCL將持續進行海外並購。今年年初,TCL就宣佈從惠普手中收購Palm品牌,並將會保持該品牌的獨立運營。李東生向記者透露,TCL將最快年底推出新品牌Palm。“我們希望通過並購在美國再打開一個新的業務,並開發移動的一些創新型終端。海外還有很多的並購機會。”

  産業金融採取“跟隨戰略”

  經過一輪定增,TCL剛剛完成57億元的融資,李東生對工業企業現有的融資環境深有體會。

  李東生坦言,目前整個工業利潤率、回報率都是偏低,資金都不穩定,企業融資都不容易。“去年我們定增57億元,那一個多月基本上我一半的時間幹這件事,找投資人談,解答他們各種各樣的顧慮和問題。就差沒跟他們簽擔保協議了。”

  此次兩會上,李東生提出工業遭資本冷落,對大部分産業領域來説,更多要靠市場化的方式籌集資金。他表示,目前企業上市或股權再融資還非常困難,許多在香港市場很容易操作的融資方式無法在國內實行,期待國家能加快債務融資,銀行商業化改革,同時進一步減少國內貸款利息。

  而目前,李東生亦試圖嘗試通過TCL內部調整來消化一部分這個問題。近期,TCL集團的組織架構調整為“7+3”,除了原有的工業板塊,後三個是新增的服務業板塊備受市場關注,包括智慧網際網路應用、金融和O2O。

  李東生説,我們沒有打算做銀行,在金融方面的佈局還是以産業金融為主。為了突破財務公司經營能力的限制,我們陸續投入參股和投資幾個項目,包括科技小貸公司、供應鏈金融公司、消費信貸等。

  “未來TCL將擴大第三方支付。我們以這個業務為基礎,以集團參股方式將網際網路金融項目立項,繼續和銀聯合作。去年我們第三方支付結算量將近10億元,第四季度量上升得很快。我們現在已經在申請移動網際網路金融的資質。”

  談及金融戰略,李東生稱,我們希望圍繞産業金融發展的戰略,圍繞雙+轉型,來建立産業金融的領域。高回報高風險,我們自己會比較謹慎的管理好這個風險,所以TCL在産業金融方面不會做的很激進。“跟隨戰略不失為一個比較穩妥的金融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