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匯豐瑞士分行陷逃稅門:並購整合不力惹禍

  • 發佈時間:2015-03-11 09:33:55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匯豐銀行集團瑞士分行幫助客戶逃稅事件,仍然在持續發酵。

  根據國際調研記者協會披露,在2005年到2007年間,匯豐銀行瑞士分行協助10萬名重量級客戶避稅及隱藏高達千億美元資産。

  匯豐集團主席范智廉和行政總裁歐智華在2月底出席英國議會財政委員會聽證會時,對瑞士分行幫助客戶逃稅事件表示“羞愧”和道歉,稱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並願意為自己對匯豐銀行瑞士分行監管的失職而承擔責任。

  不過,匯豐銀行也一直辯解,瑞士分行是匯豐銀行收購而來,長期以來匯豐銀行整合不力,導致該分行爆出醜聞,影響了匯豐銀行全球聲譽。

  匯豐銀行的辯解雖然有些“馬後炮”,但是有一定道理。

  匯豐銀行在瑞士的私人銀行設立在蘇黎世,前身是紐約利寶銀行在瑞士的分支機構,成立於1988年。1999年,匯豐銀行通過收購紐約利寶銀行,而整體獲得了瑞士分行。

  據匯豐銀行辯解,由於利寶銀行的瑞士分支機構之前的經營記錄不佳,在風險管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匯豐銀行一直下大力氣來提高其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但是收效甚微。此次爆出協助客戶逃稅事件,就是發生在收購兼併之後的第五年。

  説到匯豐收購的紐約利寶銀行,就不能不提到一個隱秘的金融帝國——safra銀行集團。紐約利寶銀行就是safra銀行集團的分支機構,safra銀行帝國覆蓋美國、巴西、瑞士、盧森堡等國,是一個擁有雄厚實力的隱秘金融帝國。

  在國內財經暢銷書《貨幣戰爭》中,safra銀行集團的創始人埃德蒙德·沙夫拉,曾經以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的重要股東艾德格·皮西托的鐵哥們身份出場。

  據書仲介紹,艾德格·皮西托是瑞士私人銀行業的風雲人物,被稱為“瑞士日內瓦最聰明的銀行家”。沙夫拉被描述成“被美國執法部門確認與莫斯科銀行犯罪集團有關,並被瑞士官方認定涉及土耳其和哥倫比亞的毒品洗錢活動”。

  《貨幣戰爭》這麼描述有點聳人聽聞的味道了。其實瑞士的兩大支柱産業——私人銀行和大宗商品行業,都是屬於“受人錢財幫人消災”的性質,哪個風雲人物後面不是一堆官司?就拿大宗商品行業來説,領頭羊嘉能可公司創始人馬克裏奇就被美國司法缺席審判200多年入獄。

  沙夫拉家族屬於世代巨富,家族起源為黎巴嫩的猶太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展商品貿易,沙夫拉家族開始切入銀行業,就是為了支援商品貿易而開展銀行貿易融資業務。

  匯豐銀行的發家史,就是一部不斷兼併收購的歷史。通過並購,匯豐銀行快速拓展世界經營網路,有效提高經營業務,成績斐然。

  但是,“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打”,匯豐銀行在並購整合方面就吃過不少虧。

  還是以匯豐銀行為例。1999年,匯豐銀行除了收購利寶銀行的瑞士私人銀行外,也包括了美國紐約利寶銀行總部的銀行和證券業務。可是,就在匯豐銀行和safra集團已經達成協定,還沒有付款的時候,利寶銀行的證券業務就爆出了大案。

  在1990年代初,利寶銀行證券公司的員工通過開立經紀人賬戶、偽造給客戶的交易單的手段,騙取了日本投資者7.5億美元的資金。這個案子1999年在法庭宣判,除了賠償日本投資者損失外,匯豐銀行還需向監管當局支付6億美元罰金。

  可憐的匯豐銀行,並購而來的利寶銀行證券公司在收購前的4年間,總收益僅僅3500萬美元,卻要支付6億美元的罰金。

  在全球範圍內失敗的並購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間接起因于並購後企業整合的失敗。並購整合的效果,主要看並購後的企業是否能進行有效整合,企業競爭力是否真正增強,企業文化是否得到集中統一。

  在匯豐銀行收購瑞士私人銀行分支機構的案例中,由於銀行風險合規文化不同,風險合規操作標準整合不力,匯豐銀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些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並購敲響了警鐘。中國企業走出去並購長期以來“重視一次交易,輕視後續整合”。

  簽訂並購合同,僅僅是並購的第一步。整合成功與否,才是並購成功的衡量標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