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咏紅代表為基層醫院減少資源閒置支招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1: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代表委員訪談

  “老百姓去不去基層醫院,關鍵看人,不是錢的事,更不是行政命令能解決的。”對於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的話,江蘇省衛計委主任王咏紅代表非常認同。在她看來,“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關鍵是要建立起分級診療制度。”

  王咏紅説,這幾年,江蘇加大了對社區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投入,在硬體上100%達到了國家標準,但“硬體上的變化並沒有換來信任,病人來得還是不多”。有一次,她專門到一家鄉鎮醫院“暗訪”,“一個多小時,只等來了一個病人,還是來轉院的”,“我們還搞了一個調查,目前江蘇大城市周邊區縣的患者,不管大病小病,甚至感冒發燒,也涌向城市大醫院,而三級以上的大醫院床位率甚至達到110%。如何吸引病人到基層就醫,這是一個難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完善分級診療體系。王咏紅表示,今年初,江蘇省被國家醫改領導小組確定為首批4個深化醫改綜合試點省份之一,分級診療制度就是改革重點之一。

  王咏紅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將基層醫院“做強、做通、做順”,“首先是做強,得讓患者相信基層醫生。在加大基層醫院硬體建設的同時,加強對基層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王咏紅表示,江蘇正在探索“家庭醫生”制度,“一個醫生負責一部分人的醫療、預防、保健。家庭醫生看完認為需要轉診,患者再到大醫院去。”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做通,就是要打通基層醫院和大醫院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王咏紅説,小病患者從大醫院分流到社區醫院後,可以降低小病的醫療費用,社區醫院醫療資源閒置現象將得到改善;大醫院由於康復期病人“壓床”造成的醫療資源緊缺矛盾也會得到緩解,大病到大醫院也不會人滿為患,看不上病。

  “第三個方面就是做順。通過醫保報銷、服務收費的經濟杠桿作用,引導市民到基層就醫,在基層報銷比例比三級醫院高20%左右,基層價格總體水準比縣級醫院低50%以上。”王咏紅透露,江蘇將對醫保報銷政策做出調整,探索建立逐級轉診制度,醫保支付政策將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引導建立合理的就醫模式。(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