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個科研預算我該怎麼填?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1: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我申報了一個科研項目,3年研究週期內,使用材料的品牌、價格、數量,必須精確;連組織、參加學術會議的目的地、天數、人數,都必須提前估計。這個預算怎麼填?”3月8日,宜賓學院發酵資源與應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魏琴代表,向科技日報記者談及自己申報省級科研項目的遭遇,真是有那麼點哭笑不得。

  近年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強化科研經費管理,將有限科研經費落在實處、用在刀刃上。這得到了基層科研人員的歡迎。但魏琴也發現,隨著項目管理愈發嚴格,項目申報中一些近乎苛刻的預算要求,背離了科研工作的實際。

  去年年底,魏琴申報了一份植物發酵研究的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不過,在該項目預算中,藥品、化學製劑、耗材的用量,讓她“很頭疼”,“酒精、葡萄糖等常用基礎材料,用量還能估算;但隨著項目進行,需要不同的實驗路徑來完成研究目標,或者實驗中的新發現、新探索,都可能用到計劃外的實驗耗材,這部分材料的品牌、價格、數量無法預算,更無法列入項目開支。”

  “更無法理解的是差旅費。我這個項目為期3年,卻要在項目啟動之初的預算表中,填寫目的地、出差原因、天數、人數。這些誰也無法估計,但又必須填寫。一旦不填寫,卻實際發生,可能就不能報賬。”魏琴説,在過去較為“鬆散”的科研預算管理中,科研人員實際使用費用在“大盤子”不變的情況下,相對靈活;如今,在強化經費使用管理後,所有費用,從預算、到實際發生、到票據,必須完全吻合。

  在魏琴看來,國家加強財政經費管理無可厚非,但科學研究具有不確定性,不該像管理行政經費一樣管理科研經費,“科研工作充滿不確定性,很多方面的費用支出內容確實難以估計。不要因為經費的僵化管理,影響了科研任務的完成,這就得不償失了”。

  “這需要把握一個度。”魏琴建議,“在預算合理且必要的情況下,只要沒有發生違法違紀使用經費,虛假報賬、揣腰包等情況,應該給科研人員更靈活的經費使用權”。(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