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拿什麼為你療傷,我的土壤?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1:1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佳星

  ■兩 會 話 題

  “村子很美,百姓卻腰駝腿跛,土壤專家覺得有問題。”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委員以親身經歷開頭,“他們立刻下車採樣,檢測發現汞鎘都超標,政府決定彌補,老百姓只多提了一個要求,千萬不要對外公佈當地被污染。”陳章良援引一位百姓的話説,“女兒以後就嫁不出去了,也沒人嫁進來,這個村怎麼辦”?

  3月8日,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召集環保部、農業部等七個部門,就“加大耕地保護工作力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産品”問題與提案委員面對面。

  土壤污染帶來的嚴重影響,關乎民生。會上,委員們提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1000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上,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導致糧食減産1000多萬噸。污染農田土壤的重金屬元素主要包括鎘、汞、鉛、砷、鉻和銅等,主要來源於工商業和生活污水、工業粉塵、汽車尾氣、農藥化肥和地膜等。

  檢測項目沒“擋住”的土壤“新傷”

  除了已經意識到的污染源,新的污染源也在層出不窮。

  “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新型的環境污染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健康威脅。”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委員説,“而環境監測卻對它們一路綠燈,檢測項目裏不包括抗生素污染,也沒有針對抗生素去除的污水處理技術。”

  據《科學通報》報告,有68種抗生素在我國地表水環境中被檢出。“由於抗生素在醫藥、農業、畜牧業、水産養殖等領域被濫用,環境中的耐藥菌和它們攜帶的基因,將通過水、土壤、食物的鏈條進入人體,造成人體抗生素耐藥性。”

  污染還會來自有機肥,農工黨浙江省副主委張波委員説,浙江省做過實驗,“一塊菜地長期施用規模養殖場豬糞,對照組不施用,結果生産出的蔬菜中的銅鋅砷含量,施用組遠遠超過對照組”。

  “養殖業的飼料有多種添加劑,內含重金屬元素,會有90%隨畜禽糞便排出體外。”張波説,施肥到地裏就産生了累積效應。

  “豬飼料中的添加劑含有有機砷,施到地裏會變成無機砷。”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吳子丹也認為,不是有機肥就是好的。

  多種污染令人痛心,大面積退化則令人惋惜。

  “我小時候,東北黑黝黝一片,現在顏色都不一樣。”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國發委員列出東北黑土地的近憂——黑土層變薄、有機質下降、耕層變淺,土壤理化性狀變化大。

  “黑土層從過去的80—100釐米下降到20—30釐米。”廣東農業廳副廳長程萍委員有更準確的數據。

  除了農藥、化肥、除草劑造成的傷害外,王國發還發現,土壤也會被“燒傷”——

  “秸稈一燒,溫度七八百攝氏度,土壤裏的有機質礦化、微生物被燒死。”王國髮根據一年的實地調研,糾正錯誤觀念,“過去認為焚燒後的草木灰還田增加肥力,其實和産生的破壞根本沒法比。”

  “秸稈出路找了那麼多,還下了嚴令,怎麼就管不住呢?”王國發分析,“過去給秸稈找出路,一整就是建廠提取木糖醇之類,能是能,可很難設想幾百公里外的農民把苞米稈子拉到你那,找出路得從現實出發。”

  從現實出發,劉昌俊看得更遠一些。

  “未來十年,會有大量汽車報廢。”劉昌俊説,全國各地迎來汽車購置潮,老汽車怎麼辦?

  “在美國是有先例可循的。”劉昌俊解釋,美國城郊有大量的汽車墳場,馬利蘭州也曾出現廢舊輪胎焚燒半年的事件,“不同的是,我們的土地是稀缺資源”。

  他建議發展租車行業,減少汽車保有量,探索報廢汽車的拆解回用方案,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開展零部件回用研發。

  三個“需要”召喚補網療傷

  “十幾年前,中科院嘗試為河池治理幾十萬畝污染土地,最開始他們預估一畝地治理成本1萬元,現在超過10萬元了,也沒治理好。”陳章良委員的案例觸目驚心,“辦法都想了,還是種不出植物,土壤治理非常困難。”

  有報道顯示,日本曾對土壤修復技術展開研究,提出土壤調理劑、生物調節、換土等一系列應對措施,效果最快最好的是換土,然而這一措施的成本極高,並不適合我國。

  “土壤被污染後,會持續很多年,通過各種修復措施都難以保證糧食達標。”吳子丹分享檢測經驗,“我們調研時發現,有色金屬冶煉廠周圍上萬畝土地,常年寸草不生。”

  針對污染地和貧弱地,環保部副部長李幹傑與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分別回應。

  “2010年以來,共安排財政資金16億元,用於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李幹傑説,在廣西,湖南等地進行了試點,工作在推進中。據介紹,環保部將土壤惡化趨勢扼制的預期定為6—7年。

  “土壤保護基礎特別薄弱。”李幹傑坦承,連家底也沒有摸清,“目前完成的粗查密度是8公里一個點,下一步要做的詳查非常必要,為治理提供依據”。

  “法規、標準、制度都需要完善,技術薄弱需要創新,監測監管能力需要提升。”李幹傑用三個“需要”概括了土壤保護的缺位。

  一些“補位”的措施已經開始。“國家2006年開始的普查性糧食檢測包括三大方面。2014年,針對鎘超標,國家糧食局對糧食進行了逐倉逐貨位的檢測……2020年將確保新增8億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測土配方施肥推廣14億畝以上,累計投入40億元。”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用數據説話。

  “對於重金屬地區,我們提議轉變種植結構。”吳子丹介紹,“水稻等對重金屬的吸附力強,馬鈴薯等吸附力弱,在輕污染地區,如果轉變作物,可能生産出達標農産品。”

  出人意料的是,糧食的農藥污染比較輕。“主要因為糧食商品儲存期長,農藥逐步降解,出庫超標率不到百分之一。”吳子丹説,“中央財政去年投入20億元,完善糧食監測網路,但目前自産自銷的檢驗還不到位。我們正在探索怎麼補上網路漏洞。”

  (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