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穩糧增收做貢獻
- 發佈時間:2015-02-17 08:31:1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春暉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譚倫蔚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湖北春暉農業合作社著力從五個方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第一,推進耕作制度改革。一方面,進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動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生産。另一方面,確定合理的復種指數,大力推廣糧食輪作,改良土壤養分結構,恢復提高地力,提高糧食産量和品質,可在部分地區嘗試推行休耕制度,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
第二,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強部門密切協作,聚集生産因素,共同實施好《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專項行動》,通過狠抓良種、良田、良法、良機、良儲五大環節,系統開展種業、地力提升、豐産栽培、糧機裝備、減損增效等科技支撐行動,大幅度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第三,改進糧食直補方式。我國實施糧食綜合直補政策後,曾一度發揮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但當前效果不夠明顯。應通過加強糧食直補法律制度的“硬”約束,加大産糧大縣獎勵力度,積極探索糧食綜合直接補貼水準同農資價格聯動協調機制,建立農業保險補貼制度,採取農業保險手段對農村和農民進行轉移支付等有力措施,進一步完善農業保護與支援體系,做到誰種補誰、多種多補、不種不補,以保證農民種糧和糧食主産區抓糧的積極性。
第四,完善糧價補貼機制。2008年以來,我國連續6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擴大了農民的種糧收入,但另一方面也使糧食市場價格“托底”信號顯著,糧價“只漲不跌”預期增強,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及市場價格信號被扭曲,一定程度上使糧食市場呈“政策化”趨向。隨著農業進入高成本階段,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壓力大,現行糧食價格補貼機制政策處於兩難狀況,難以繼續保持糧食安全,應推動補貼政策向市場機制轉型,由市場形成價格。
第五,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耕地、水資源等重金屬污染不斷加重,尤其長期過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酸化、板結,養分供應不協調,致使土地地力減退、土壤污染,糧食生産受到多重因素制約,持續增産的空間受到極大制約,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今後,要更加注重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多措並舉保障糧食安全。同時,推動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農民增收。
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改革後,土地經營權在流通時可能出現“非農化”、“非糧化”、“拋荒”等現象,特別是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下行、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也可能帶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倒閉”,應從國家戰略層面,儘快研究制定和出臺相關政策規定與扶持措施,並以文件形式固定下來,形成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堅決制止“非農化”,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如何進一步辦好《農民日報》?作為中央主流媒體之一,除了及時宣傳中央大政方針和農村政策之外,更要接地氣、聚人氣,多刊登廣大農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的稿件,實現由量變促質變,充分用好廣大農民朋友這個最大的資源,提高影響力,傳播正能量。同時,增加一些風險提示,引導農民合理進行生産,避免損失,促進增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