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津打響城市建設事權改革攻堅戰

  • 發佈時間:2015-02-13 18:30:3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2015年,天津市把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改革的突破口,選擇在支出“盤子”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通過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調整市與區縣事權劃分,加快簡政放權進程,帶動綜合配套改革。

  近日,天津市北辰區都旺新城小區的居民很開心,他們向區政府提出的道路拓寬建議得到採納,小區旁的高峰路改造工程開始動工。工程完工後,周邊10個小區居民的出行環境將得到改善。負責該項目的北辰區城投公司經理楊淑鑫也明顯感覺到新變化:“以往光項目審批就要半年多時間,如今壓縮至2個月,效率提升了1倍多。”

  與高峰路改造同時開工的還有60個市政建設項目,這是天津市調整政府間財政關係,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做事與花錢相統一新機制的首次嘗試。

  天津城建資金主要來源於信貸專項資金和土地出讓金政府收益,中心城區實行“項目統一規劃、建設統一標準、資金統一籌措、設施統一養護”的城建管理體制。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區基礎設施逐漸向週邊區縣延伸,城市建設領域逐漸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還款來源較為單一,融資風險集中;設施建設跟進區域發展不能及時銜接;土地房屋徵收、建設主體責任和實施責任不統一;建設與管理分離難度大、費用高等。

  為此,天津把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體制機製作為“突破口”。財政部門會同建設、規劃、國土房管部門確定在北辰區試點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改革。“事權下放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調整,情況複雜、矛盾交織,財政部門必須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突破利益藩籬,在關鍵環節上推進改革。”天津市財政局局長姚來英説。

  北辰區位於京津冀交界地帶,隨著三地協同發展的提速,這裡的交通已不能滿足三地往來的需要。去年12月份,天津將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理、計劃審批、建設管理、養護管理、融資平衡5項“財權事權”下放給北辰區,試點建設面積95平方公里,該區域除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國省級公路、快速路等項目仍由市裏投資建設外,其他新建主幹道路及橋梁、排水設施、停車設施、人行天橋等工程全部由北辰區自主投資建設。天津市財政局副局長陳慶和介紹,市裏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將區域內政府土地出讓收益的50%統籌用於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設施養管,試點區通過優化建設方案、加快土地出讓和資金週轉,實現許可權管理與建設資金平衡。

  北辰區建委主任李志勝對記者説:“過去我們的基礎設施一直是市裏來建、區建項目也需要市裏審批和市財政撥款,項目從立項到建成,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財力事權’下放,讓區裏有了自主權,這不僅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而且提升了土地出讓金使用效率,拓寬了建設融資渠道,降低了管理費用風險,縮短了項目建設週期。”

  新機制啟動後,北辰區成立了市政建設管理指揮部,明確了相關部門責任任務,並由區財政編制年度預算。區域內18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半年就開工建設近三成。

  據了解,該市除了將城市建設“財力事權”下放以外、還要逐步下放住房保障、基礎教育、基層衛生、民政事務、就業幫扶等事權,重新界定政府職責範圍,實現“一級政權,一級事權,一級財權”。

  陳慶和認為,下放“財力事權”不是一推了之,市財政要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按照綜合平衡、協商一致原則,處理提高市級籌資能力與調動區縣能動性的關係,確定市和區縣資金分割比例,統一由區縣統籌安排、自主管理。同時,還要強化市級監督考核,負責統一規劃和建設標準,建立項目監督考核管理體系,由項目管理轉為目標管理,考核結果與項目安排、資金撥付和績效考核掛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