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越南製造”刺激“中國創造”

  • 發佈時間:2015-02-09 07:4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楊瑩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越南新興市場對中國産生衝擊,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中國向中高端邁進必下的一步棋。中國如果還是同越南一樣在中低端發展,首先是環境不允許、資源不允許,其次是處於産業鏈的下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在國人專注于討論越南的個人崇拜、專制、貧窮、廉價時,越南正在迅速成為外國製造商雲集的“中國NO.2”。目前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仍遠高於越南,但去年同比增幅不到2%。而越南統計稱,去年第四季度該國吸引的外國投資額同比增長60%。

  依靠低成本和市場準入熱情吸引外資,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不正是三十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模式嗎?

  三十年來中國的驚人發展,令世界“老大”美國也敬讓三分。而經濟不可能無限地高速發展。2014年我國CPI同比增長2.0%;PPI同比增長-1.9%,並連續34個月為負;進出口總額增速大幅下滑;2015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下降,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無不顯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應對産能過剩,加速産業佈局調整升級,是政府經濟結構調整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經濟形勢得不到好轉,越南等新興市場體是否會取代中國呢?中國需要擔心嗎?國際企業能離開中國這個製造業市場嗎?這是正常的國際産業分工還是中國競爭力下降的體現?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雖然,目前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仍遠高於越南,但去年同比增幅不到2%。而越南統計稱,去年第四季度該國吸引的外國投資額同比增長60%。越南新興市場的異軍突起、中國經濟的逐漸放緩,正像一場考試。一個考60分的人,進步的空間很大,當前需打牢知識基礎;而一個考90分的人,進步的空間小,則需要提高保持成績、攻克難題等的綜合能力。之於目前較“越南製造”站得更高的“中國製造”,則需要看得更遠。

  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或出口産品的價格比中國低,是不爭的事實。越南地理方面的優勢和改革勢頭對中國的競爭和挑戰不容忽視,但也不必跟它一般見識。目前中國已經從出口服裝、鞋帽等紡織品,上升到了輸出鐵路、核電、建材生産線等基建産品的新高度,同時,在服務業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雖然中國勞動力成本更高,但生産出來的産品具有更加高的附加值,這與現在出口低成本生産紡織品等的越南沒有可比性。

  對於中國大陸來説,國家要發展、人民生活水準要提高,相對低廉的勞動要素、勞動成本要素、資源價格、環保成本等等,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如果出現勞動要素或者生産要素更低廉的細分,全球有産業往別處轉移,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未來越南發展了,也要經歷這一步。

  本人以為目前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國,一是國際經濟環境並不好,不僅對中國如此,越南也是如此;二是美國退出量化寬鬆,不再對外推出熱錢,這對於像越南這樣的發展中小國家來説,是致命的。但是我們也不可小覷越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強大競爭力。人家有學習我們改革開放的勇氣,我們也要有繼續保持改革開放的勁頭和動力,增加出口産業方面和引進外資方面的靈活性,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中國不需要擔心,但需要上心。因為不論是走服務性、金融性,還是走實體經濟性道路,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不過,低端製造業仍是中國經濟現階段的一部分,畢竟還可以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中國目前的就業前景良好,我們應該對經濟充滿信心。目前來看,國際企業不可能離開中國製造業市場。因為中國既是製造業大國,也是消費性大國。譬如汽車,通用公司已經把重心放在中國,就是明證。

  越南新興市場對中國産生衝擊,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中國向中高端邁進必下的一步棋。中國如果還是同越南一樣在中低端發展,首先是環境不允許、資源不允許,其次是處於産業鏈的下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就現階段來看,中國惟一的任務就是發展好自己,保持好社會穩定,使得周邊環境穩定,尤其是和越南的地緣政治關係穩定。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作者楊瑩青係財經評論人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